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西山送教谕周公明赴长洲》
《赋西山送教谕周公明赴长洲》全文
明 / 杨荣   形式: 古风

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盘地高崔嵬。

壮气峥嵘逼太华,秀色缥缈连蓬莱。

蓬莱咫尺临天阙,遥对兹山最奇绝。

龙楼凤阁接飞云,玉殿瑶阶照晴雪。

周君文采儒林英,萧萧白发沾恩荣。

宦程初赴天官考,教铎还为吴郡行。

今晨告别何草草,祖帐离筵蓟门道。

回望西山叠翠屏,万古青青应自好。

长洲花发春日初,绿水荡漾青芙蕖。

皋比坐讲有馀暇,还念西山相忆无。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赋西山送教谕周公明赴长洲》描绘了西山的雄伟壮观,山势险峻,仿佛与天相连,其壮丽景色可媲美华山,又与蓬莱仙境相接。诗人以龙楼凤阁和玉殿瑶阶形容其华丽,展现了西山的非凡气象。

接着,诗中提到周公明才情出众,是一位儒林精英,虽然满头白发,却因朝廷恩典而仕途得意。他即将离开西山,前往长洲任职,告别场景匆匆而别,祖帐离宴在蓟门道上举行。诗人回首望去,西山如翠屏般连绵,永恒的绿色似乎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好。

最后,诗人想象周公明在长洲任职时,即使公务繁忙仍有闲暇欣赏美景,但他仍然会怀念起西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西山的景致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作者介绍

杨荣
朝代:明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猜你喜欢

寄弟

离离丘垄田,郁郁霜露思。

相隔二十年,旦暮一何悲。

中途涉万里,天幸复来归。

燕安此怀居,愧彼神与祗。

叔兮孝且友,见义能不疑。

上念先茔孤,亦闵乃兄痴。

护丧营大葬,勤苦我所知。

昨朝尺书来,殷勤咸及兹。

灯下展转读,涕泪沾裳衣。

父祔失临穴,子焉庸我为。

我非羽毛寄,饱食冥然飞。

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与子奉遗祀,没身以为期。

(0)

楚歌

沙丘车过亡明镜,人头畜鸣自贤圣。

阿房殿里醉宫娃,赵高手中持国柄。

群雄云扰荡山东,邯郸却堕秦围中。

项王一战动天地,诸侯膝行趋下风。

割裂河山建侯国,天下畏威心不服。

只贪衣绣荣楚猴,岂识金刀得秦鹿。

楚歌一夜四面发,泣别虞姬歌数阕。

残兵牢落似晨星,独骑凌兢踏寒月。

乌江渡口方唤船,五侯追奔已江边。

苦道天亡非战罪,剑化壮气成飞烟。

君王雄武古无比,独无仁义谁相济。

向能忠计资范增,未必汉家能卜世。

谷城东头土一丘,悠悠遗恨何年休。

(0)

踏莎行.花朝

芳草侵阶,落花辞树。韶光一半随流去。

杏饧门巷又清明,踏青试约邻家女。

旅燕初归,流莺欲语。垂杨绿遍闲庭宇。

二分春色一分阴,一分不定晴和雨。

(0)

月华清.春夜有怀碧岑江姐

暖翠帘栊,烛光摇曳,百五韶光佳丽。

归燕依人,飞破炉烟香气。

过残寒、垂柳阴中,更绿到、阑干第几。闲倚。

看多情暮景,怀人触绪。向感瑶章枉寄。

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闺阁无双,笑掩女郎哪比。

漫回首、天际妆楼,想人在、银屏近底。帘外。

疏棂正淡月,夜凉如此。

(0)

葛帏

细葛含轻雾,多年制薄帷。

影形人共见,心事尔如知。

不喜猜黄绢,无忧变素丝。

唯闻越溪女,薪胆有遗诗。

(0)

己巳九日镇海楼作

自我移居到南郭,登高三上三城北。

城隅杰阁五层开,六合分明在胸臆。

二江洋洋趋向东,五岭气与珠厓通。

青天四垂海波立,烟云变幻生长风。

故人相约酬佳节,歌舞冈前高宴列。

东西南北一萍蓬,永啸长吟各雄杰。

仙人亭馆石为台,文窗四启无纤埃。

木棉古树垂百仞,清阴覆地秋声来。

座边埤堄连天起,万垒青青皆秀峙。

龙盘虎踞势未殊,为霸为王皆有以。

昔人歌舞尚留名,今人歌舞不成声。

广武城头发浩叹,千秋阮藉称狂生。

君不见高皇用武平方国,百粤怀柔独文德。

斯楼结构自初年,其废其兴岂人力。

雕甍刻桷此重新,地转天旋多气色。

为君酾酒兴何极,半酣起舞忘头白。

倚天长剑又何人,侧身四望乾坤窄。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