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节时行泽易流,腻云低每覆楼头。
空才明转注如瀑,炎乍蒸随飒似秋。
稻黍沾膏遍高下,鸥凫乘浪喜轻浮。
未纾心事谁知觉,伏汛淮黄安妥不。
应节时行泽易流,腻云低每覆楼头。
空才明转注如瀑,炎乍蒸随飒似秋。
稻黍沾膏遍高下,鸥凫乘浪喜轻浮。
未纾心事谁知觉,伏汛淮黄安妥不。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对雨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与自然界的互动。首联“应节时行泽易流,腻云低每覆楼头”描绘了雨水适时而降,湿润了大地,低垂的云层仿佛覆盖了楼顶,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颔联“空才明转注如瀑,炎乍蒸随飒似秋”则通过对比手法,将雨水的流动比作瀑布,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倾泻的壮观景象,同时用“炎乍蒸随飒似秋”来暗示雨水带来的清凉感,如同秋天的微风,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颈联“稻黍沾膏遍高下,鸥凫乘浪喜轻浮”进一步展示了雨水对自然界的滋养作用,稻田和黍地在雨水的滋润下生机勃勃,鸥鸟和水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自由嬉戏,充满了生命力。尾联“未纾心事谁知觉,伏汛淮黄安妥不”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能否缓解心中忧虑的关切,同时也暗含了对即将到来的伏汛季节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
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
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
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
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
番长罗拜跪,竹綵儿童迎。
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
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
斗捷看麻达,飘飖双羽横。
萨豉声铿锵,奋臂为朱英。
王化真无外,裸人杂我氓。
安得置长吏,华风渐可成。
大造茫茫谁真宰,东为青田西为海。
海畔沙漠不见人,老农耕之筋力殆。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荷锄负锸视地脉,不见瓜成但见沙。
陇头莳植生活计,有时种豆落生花。
花开花落不结子,野人满地空梳爬。
海滨卤壤为经纪,渔在山头樵在水。
我嗟海滨人,如在荆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