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唧唧复唧唧。
古来不欢事,人生有离别。
春云飘燕度大梁,秋风吹鸿下南江。
关山如磨客如蚁,奔走劳生那时已?
我且手持七尺珊瑚竿,日坐门前钓溪水,失鱼何忧得何喜?
行行重行行,唧唧复唧唧。
古来不欢事,人生有离别。
春云飘燕度大梁,秋风吹鸿下南江。
关山如磨客如蚁,奔走劳生那时已?
我且手持七尺珊瑚竿,日坐门前钓溪水,失鱼何忧得何喜?
这首诗《浩歌行十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行行重行行,唧唧复唧唧”以重复的动作和声音起始,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难以摆脱的氛围,暗示人生的无尽奔波与无奈。接着,“古来不欢事,人生有离别”,点明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之苦,引出了对命运的感慨。
“春云飘燕度大梁,秋风吹鸿下南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春天燕子飞过大梁,秋天鸿雁南迁,这些自然界的变迁,映射出人生的短暂与变化莫测。
“关山如磨客如蚁,奔走劳生何时已?”将人比作蚂蚁在磨盘上劳碌,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忙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深疲惫与不满。这里“关山如磨”不仅指地理上的艰难险阻,更暗喻了生活中的重重压力和束缚。
最后,“我且手持七尺珊瑚竿,日坐门前钓溪水,失鱼何忧得何喜?”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手持珊瑚竿钓鱼,看似闲适,实则寓意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失鱼不忧,得鱼不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