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浩歌行十章·其二》
《浩歌行十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行行重行行,唧唧复唧唧。

古来不欢事,人生有离别。

春云飘燕度大梁,秋风吹鸿下南江。

关山如磨客如蚁,奔走劳生那时已?

我且手持七尺珊瑚竿,日坐门前钓溪水,失鱼何忧得何喜?

(0)
鉴赏

这首诗《浩歌行十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行行重行行,唧唧复唧唧”以重复的动作和声音起始,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难以摆脱的氛围,暗示人生的无尽奔波与无奈。接着,“古来不欢事,人生有离别”,点明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之苦,引出了对命运的感慨。

“春云飘燕度大梁,秋风吹鸿下南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春天燕子飞过大梁,秋天鸿雁南迁,这些自然界的变迁,映射出人生的短暂与变化莫测。

“关山如磨客如蚁,奔走劳生何时已?”将人比作蚂蚁在磨盘上劳碌,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忙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深疲惫与不满。这里“关山如磨”不仅指地理上的艰难险阻,更暗喻了生活中的重重压力和束缚。

最后,“我且手持七尺珊瑚竿,日坐门前钓溪水,失鱼何忧得何喜?”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手持珊瑚竿钓鱼,看似闲适,实则寓意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失鱼不忧,得鱼不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哭内八首·其八

恨压双眉百感增,生平偕老竟无凭。

图书空对春风笔,帘幕深愁夜雨灯。

落落金瓶沉翠绠,泠泠瑶瑟断朱绳。

嗟予命蹇怜君薄,永诀心知两不胜。

(0)

送别沈仲威乡友赴南京兵部

沈约才华锦绣胸,宦游此去乐从容。

珠还合浦元归蚌,剑落延津已化龙。

客路莺花怜共别,家山松菊慰相逢。

乡心欲与征帆速,把手临岐意万重。

(0)

送徐礼知保安州

西北山城护一州,使君出守羡才猷。

玉关人去风初冷,紫塞书回雁已秋。

村坞苍茫禾黍合,边烽寂寞鼓鼙收。

诗成翻怪多离思,极目鸡鸣感旧游。

(0)

雪中忆张亨父次宾之韵复用韵写怀·其二

晓色侵人已细微,早寒真欲咏无衣。

萧萧病叶惊风堕,冉冉昏鸦带雪归。

卓笔且从临草韵,提壶谁为款柴扉。

故人多在经年别,岁晚方嗟聚晤稀。

(0)

过卧龙冈有感·其一

卧看关河起战埃,草庐数语见雄才。

于今未必无诸葛,谁肯三回枉驾来。

(0)

录村氓语·其一

大儿前岁死银坑,弱子而今又出征。

但愿使君平黠寇,老氓从此乐农耕。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