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峰岩》
《鸣峰岩》全文
宋 / 黄岩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卓道当年爱此峰,直于顶上驻禅筇。

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

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

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fēngyán
sòng / huángyánsūn

zhuódàodāngniánàifēngzhídǐngshàngzhùchánqióng

yánshēnyǒuxiānrénzháiquánzōng

xiàshíyǐnquánwéiduànyāntuōhánsōng

láilěngzhěntuánshuìmèngshēngcányuèzh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岩孙所作的《鸣峰岩》,通过对鸣峰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宁静的氛围。首句“卓道当年爱此峰”表达了诗人对鸣峰岩的喜爱,可能卓道是诗人的朋友或前人,他们对这座山峰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直于顶上驻禅筇”描述了诗人曾登顶修行,手持禅杖,暗示了山峰的高峻和僧侣生活的清修。

“岩深疑有仙人宅”运用了道教传说,暗示山中岩洞可能隐藏着神秘的仙境,增加了鸣峰岩的神秘色彩。“地僻全无俗客踪”则强调了这里的偏远与宁静,少有人迹,更显其幽静脱俗。

“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山岩间泉水潺潺、古屋隐现以及松林间晨露晶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画面。

最后,“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蒲团上安眠,被山中传来的钟声惊醒,反映出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鸣峰岩的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岩孙
朝代:宋

黄岩孙,字景傅,惠安(今属福建)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授仙游尉,改潮阳教授。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知尤溪县(明嘉靖《尤溪县志》卷五)。后为福州通判兼西外宗正丞。曾纂《仙游志》。事见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二。
猜你喜欢

六禽言·其五

不如归去,家在越王楼下住。

为五斗米来,走五千里路。

怪底折腰人,偏逢长官怒,迟迟吾行伊何故。

王门皆是好竽人,我今抱瑟弹何处。

鬓须斑,白日暮,不如归去。

(0)

送井上先生归国

空山围落叶,孤骑背高城。

此地一为别,征途讵有程。

旧游温大梦,夙誓在非兵。

春草年年绿,青尊日日盈。

(0)

戊戌中秋与村白水陈锦涛洪复斋蒋信斋张养农方楚青蒋澍堂常伯旂同饮天津酒楼时余蒋南归率呈一律

两年曶曶如无事,说道归期转惘然。

俯仰遂无千古计,乱离难得一尊前。

旧游历历归青史,秋雨沉沉入长年。

愁见北河如带去,烟帆沙鸟湿云边。

(0)

丙申三月将改官出都和青来前辈

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免低徊去国身。

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

(0)

答叶浩吾.六首·其三

同是作劳薪,孤帆去住频。

每从为客夜,对我素心人。

避地青山远,忧天白发新。

一灯风雨夕,长话到凌晨。

(0)

十二月九日为陪都各界追悼昆明被难师生大会赋此书痛兼誓努力

渝水天沉醉,滇京血怒流。

丧心愤群丑,切齿誓同仇。

民主功应奏,和平愿尚酬。

英灵知未沫,扫荡旧神州。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