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岳阳楼·其二》
《登岳阳楼·其二》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0)
注释
平湖:平静的湖面。
夕帆:傍晚的船帆。
杪秋:深秋末期。
君山:湖中的小山。
元气:生命力,这里指夕阳照耀下的活力。
回白首:回首往事,感叹时光流逝。
丹枫:红色的枫叶。
翰林: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诗人任职的地方。
物色:景色,风光。
分留:分取,欣赏。
未工:还未完成,指诗作还需润色。
翻译
天空映入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傍晚的船帆与大雁一同漂浮在空中。
楼上的旅人正值深秋之后,夕阳余晖洒在君山,充满生机。
向北望去,不禁感慨岁月匆匆,只能回首;往南漫游,姑且欣赏那火红的枫叶。
在翰林院欣赏的景色虽美,但创作的诗篇还需精雕细琢,抵达巴陵恐怕还未能完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二)》。诗中描绘了登楼所见的宁静而壮丽的秋景。"天入平湖晴不风",湖面如镜,天空倒映其中,秋日晴空无风,景象宁静。"夕帆和雁正浮空",傍晚时分,归帆与大雁一同翱翔在空中,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楼头客子杪秋后",诗人自己站在楼头,时值深秋末期,感受到季节的转换。"日落君山元气中",夕阳西下,照耀在君山之上,显得自然气息浓厚。"北望可堪回白首",诗人遥望北方,感叹岁月匆匆,人生易老。"南游聊得看丹枫",转向南方,欣赏满山的红枫,聊以自慰。

最后两句"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遗憾的是,尽管景色优美,但诗人的创作灵感并未完全激发,言辞之间流露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的秋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挽陈宪副·其一

斯人皆欲杀,到死不相饶。

怒眦看疑裂,雄心血未销。

情翻新旧局,世阅往来潮。

独有穷交泪,还同絮酒浇。

(0)

閒步

水宿殊淹滞,閒寻野寺行。

寒山隔岸小,残雪落林轻。

羃䍥连江色,迢遥远俗情。

无僧可共语,寂寂一灯明。

(0)

戏赠医士从戎限韵

梁生家世八闽人,少小学书并学剑。

近得龙宫不死方,炼就昆吾跃冶焰。

朝寻山顶采黄精,夜倚旄头看紫电。

匣里龙蛇或一吼,袖中黄白将九转。

逃名岂学吴门隐,排难儗飞聊城箭。

朅来海上请缨去,漫尔壶中施药遍。

芙蓉七宝冲星孤,芝草三花带露碾。

隔垣且窥越人脏,射生须溥单于面。

功成铸剑来种药,海外三山任游衍。

(0)

官舍十咏·其三

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

醉卧慵开眼,閒行懒戴冠。

移花看蝶舞,买石得云团。

且自从心乐,学黄又学韩。

(0)

别西樵山

名山几载避尘氛,玄鹤青松得共群。

载酒每邀乌利子,题诗常对紫云君。

著书未遂藏山麓,丛桂犹怜护岭云。

他日结庐还此地,草堂休勒稚圭文。

(0)

阙题

枫林黄叶洒行杯,岁晏登临旅思催。

峡水东流无尽日,龙宫劫运转堪哀。

帆冲楚塞心先折,书寄衡阳雁却回。

莫向山门悲聚散,人间踪迹本飞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