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

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0)
注释
秦地:指代秦国或秦朝的地方。
湘波:湘江的水面。
鼓瑟妃:比喻演奏瑟的女子,可能象征月亮或仙女。
佩兰:古代女子常佩带的香草,象征高洁。
梦:梦境,这里可能暗示某种神秘的征兆。
奔月:升天或飞往月亮的隐喻。
沦辉:光芒四射,形容女子的荣耀。
夫族:女子的家族。
迎魂去:迎接灵魂离开人间。
宫官:宫廷官员。
会葬归:聚集在一起参加葬礼。
沁园: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也可能暗指女子的居所。
无复:不再。
更芳菲:再次盛开,形容花草不再繁茂。
翻译
秦地的女子吹奏着箫,湘江的水波中仿佛有琴瑟声响起。
佩戴着兰草的她,或许在梦中预示着将要升天,最终光芒四射。
她的家族迎接她的灵魂离去,宫中的官员一同参加葬礼归来。
从此以后,沁园的花草不再如以往般繁花似锦。
鉴赏

这是一首集哀思于一体的挽歌,通过描绘古代女子的音乐才艺和悲剧命运,来表达对逝者梁国惠康公主的追念与哀悼。诗中采用了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等意象,将公主比作这些传说中的女子,以突出其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和不幸短暂的人生。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表达了一种梦幻般的美好突然间转瞬即逝,光彩夺目的生命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闪而逝。这不仅是对公主才华与命运的写照,也是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悲剧深刻感慨的一种艺术表达。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则转向现实生活中的仪式和场面,描绘出一幕幕送别的悲壮画面。这里,通过家属迎接逝者的灵魂、官员参与其丧礼的细节,展现了古代对死者隆重葬礼的传统,以及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最后,“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则是对逝者生前所在之地的一种寄托,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愍之情。这里的“沁园”,虽未明言,但可想象是一处公主生前曾经游历或居住的地方。而今,这里只剩下了无情的草木,不复有昔日的芳菲,反衬出逝者的生命力已然消逝。这也暗示着诗人对逝者不再能够见到其生前的风采和美好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对逝者的无限缅怀。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立春日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

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

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0)

琴曲歌辞.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0)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0)

哭胡十八遇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0)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0)

咏瓢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