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奏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
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人人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
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
太学奏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
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人人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
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叶适所作,名为《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学术的尊崇。
“太学奏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在学业上的傲然自得与其地位的认可。太学即国子监,是古代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这几句话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朋友学识的赞赏。
“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人人底急。”这里描写的是岭南地区梅花过于枯燥,不像是平常被人急切寻觅。这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友人的学识或品德的独特认可,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发现和欣赏。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炉亭之中积雪深重,只有孤独的大雁在呼唤。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萧瑟的景象。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一种对友人远去的心境,或是对于知识传承的一种期待。
“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最后这几句话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变化,寻求永久和坚固的信念。这里的“云翻雨覆”指的是自然界和历史上的变迁,而“不如堂堂金石守”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坚定不移、历久弥新的学问和精神财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学识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学术永恒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