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居地之阴,蔼蔼含华滋。
此本不以刚,而为刚者师。
松无栋梁具,何用稼冰雪。
终风挠长林,常恐浪摧折。
愿子比令德,一薰容众蒿。
笑我非实材,千载空独高。
兰居地之阴,蔼蔼含华滋。
此本不以刚,而为刚者师。
松无栋梁具,何用稼冰雪。
终风挠长林,常恐浪摧折。
愿子比令德,一薰容众蒿。
笑我非实材,千载空独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和答钱广文兰松有刚折之叹》。诗中通过对兰花与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高尚、不屈于困难的人物的赞美之情。
"兰居地之阴,蔼蔼含华滋"一句,描绘出兰花生长在阴凉的地面上,它们茂密而且充满了花香。这里兰花象征着高洁和清芬,不染尘世的污秽。
"此本不以刚,而为刚者师"表明诗人并不推崇那些外强中干的人物,而是尊敬那些虽然柔弱但内心坚韧的人。这两句通过兰花的形象,抒写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赞赏。
接下来的"松无栋梁具,何用稼冰雪"则描绘出松树即便没有作为建筑材料的实用价值,也能在严寒的冰雪中屹立不倒。这里,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其本色。
"终风挠长林,常恐浪摧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物的担忧。即便是在风雨中,也害怕他们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发生改变。
最后两句"愿子比令德,一薰容众蒿。笑我非实材,千载空独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兰花一样,以自己的品德去包容世间万物,同时也感叹自己虽然不算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却始终保持着超脱尘俗的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兰和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品德、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钟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
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
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
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醽醁。烘晴昼,炉烟馥。
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
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
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