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
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
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
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醽醁。烘晴昼,炉烟馥。
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
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
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
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
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
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
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醽醁。烘晴昼,炉烟馥。
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
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
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写出的是一个明亮宽敞的厅堂,在春天的暮色中,充满了既有的红颜与新生的绿意,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的“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则是对园林景象的描绘,其中“耸曩昔”可能指的是古老的花木,“蟠桃初种”则表明这里正值春季,桃树开始萌芽,而“更并潭菊”则是在强调这个园中不仅有果树,还有各种其他花卉。
诗人接着写道:“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这里描绘的是一位年迈但依然强健的老者与孙辈在一起享受着春日的景致。老人可能是在庭院里的松树旁悠闲地观赏着鹤,而孙辈则在寒冷的早晨中,伴随着竹林,这些都是对家族和睦、多代同堂生活状态的赞美。
“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醽醁。烘晴昼,炉烟馥。”诗人继续描绘的是家中正在举行的庆典活动,可能是为镇安女兄的生日而设的宴席。在这样的场合下,家人们共同持杯祝愿长寿,享受着美酒佳肴,外面则是晴朗的午后与温暖的炉火烟气。
“连永夜,笙歌簇。”这两句表明家庭聚会持续到了深夜,伴随着悠扬的乐声和欢快的歌曲,这些都是对家庭成员间关系融洽、生活愉悦的展现。
结尾的“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情景的一份祝福与期望。他希望这样的和乐场面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并对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拥有自己的安居所在。
最后,“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则是表达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这里的“新腔”可能指的是新的音乐风格或诗歌形式,而“调仙曲”则是在强调这种艺术追求的超凡脱俗之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崇。
风潮万里逼严城,太白岷峨雪巘横。
折竹过墙摇袂色,狂花羃地搅笳声。
喜无乱鸟惊蓬牖,看有初梅吐石罂。
聊借清谭消绮日,敢将冷福傲台卿?
同侣皆浩叹,顾我筹未然。
各有亲孥存,存亡今难言。
尔我如弟昆,半载同食眠。
万一遘所凶,所戴匪异天。
当谋生死宜,视此白日悬。
白日有晦明,心腑无磨镌。
莫争匹妇仁,枉与沟壑填。
斯言未忍终,痛泪交沦涟。
逆向西来风,洒与东流川。
川以风荡回,泪以心沸煎。
万籁无一和,万象无一妍。
有象但成夕,有籁皆成鹃。
安知身所之,前路非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