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当古谣十三章·其五》
《当古谣十三章·其五》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陌路娟娟子,颦蹙双蛾眉。

不是无家归,归家知有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陌路上愁容满面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陌路娟娟子”以“娟娟”形容女子的美丽,与“陌路”形成对比,暗示了她在陌生环境中独自承受着孤独与忧愁。接着,“颦蹙双蛾眉”进一步刻画了女子愁眉不展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不是无家归”,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女子并非没有家可归,而是归家后面对的是未知或不被理解的境遇,表达了她对家庭情感的渴望与现实间的落差。最后一句“归家知有谁?”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女子的疑问中透露出对归属感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九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

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

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

(0)

吴采臣粮宪约同入雷峰官舟先发

芙蓉蘸水曲江逢,逸兴遄飞过碧淙。

先我锦帆分野色,知公新趣逗樊笼。

排云击节波千顷,策杖寻僧月一峰。

终岁鼓鼙人事改,相随真觉此情浓。

(0)

赠杨沛若秋捷

琥珀香光亦异葩,月中姓字国人誇。

胸排锦绣遮银汉,笔架珊瑚夺綵霞。

舞象正开金菡萏,乘槎忽捉玉虾蟆。

师门最喜侯芭敏,心法传探上苑花。

(0)

游曹溪与任崧翰宪使作·其二

驰驱无计息贤劳,风雅文坛惯自操。

千朵芙蓉云外瘦,一行鹓鹭日边高。

本来堂好疑青琐,明镜台方现白毫。

木叶夜来风战急,满庭花雨泛江涛。

(0)

章桥遇雪

粉作山河玉作亭,毡衫湿透欲成冰。

尝疑海市光难似,却过章桥落未停。

青映乡关长见树,白连天地不藏僧。

北风一阵吹还起,鸾鹤烟霞梦未醒。

(0)

喜井莘厓孝廉从都中来省其尊人存士先生于永安官舍后入珠江过访出见和红鸟诗材致翩翩因赠二律·其二

琴书万里老莱心,梅岭鹅城路更深。

黄映官衙秋里菊,绿招游兴酒边林。

龙门旧事谁堪续,狐腋蛮风不当侵。

海寺孤僧无限意,石楼烟暖对华簪。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