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章桥遇雪》
《章桥遇雪》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粉作山河玉作亭,毡衫湿透欲成冰。

尝疑海市光难似,却过章桥落未停。

青映乡关长见树,白连天地不藏僧。

北风一阵吹还起,鸾鹤烟霞梦未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章桥遭遇大雪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之美与内心的触动。

首句“粉作山河玉作亭”,以“粉”和“玉”形容雪,将山河与亭台楼阁都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壮丽的景象。接着,“毡衫湿透欲成冰”一句,通过穿着毛皮衣物的人体感受,进一步强调了雪的寒冷与厚重,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恶劣。

“尝疑海市光难似,却过章桥落未停”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眼前的雪景与传说中的海市蜃楼相比较,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雪的持续不断,仿佛永不停歇。

“青映乡关长见树,白连天地不藏僧”则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雪覆盖下的树木与僧舍,使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洁白之中,既有一种宁静祥和之感,又带有一丝孤独与超脱。

最后,“北风一阵吹还起,鸾鹤烟霞梦未醒”两句,通过北风的吹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思考。鸾鹤烟霞,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而“梦未醒”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某种融合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章桥遇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屈同姓

攘功世之常,何至忧思起。

放逐臣之分,何至愤投水。

胸有一部骚,不发不能已。

骚卷留千秋,何关死不死。

(0)

往事

往事空劳记百千,时光或许认当前。

山头雨散收云髻,石发春馀隐翠钿。

荀令香销宜远遁,虞姬草化孰长怜。

且依木火相生日,看尔炎凉各异天。

(0)

寒食风雨思古漫怀

寒食潇潇想介推,君荣何故使身萎。

贪天耻见终须怨,旌地如闻更足悲。

三复龙蛇阴雨动,千年神鬼黑风吹。

棉山草树今非古,满目残春忆旧枝。

(0)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五

忠信薄于礼,道德如追蠡。

将除愚乱因,应向薄华洗。

万有生于无,万无归一柢。

昔之得一者,仁义犹稊米。

侯王孤寡身,玉石藏真体。道隐无名,德至无声。

若昧若谷,乃冲乃盈。冲气为和,万物以成。

知足之足,无寡无倾。牖窥天见,郊却马鸣。

损之又损,无为无行。百姓之心,圣人之情。

民注耳目,圣浑聪明。十三生死地,出死而入生。

死生犹断绝,何况辱与荣。

前之大笑者,毋为乱首惊。

夫惟道德贞,以为天下正。

(0)

煦日微昭青春奋遽见乎前山

青山谁点注,颇忆化工劳。

夜雨终宵浥,朝风竟日搔。

飞烟千岫折,洒液万峰韬。

能使光华远,良由气格高。

星岩舒异彩,月洞洗清毫。

阴黝初回湎,阳和始散醪。

鬅鬙遥髻合,娭眇细眉绸。

贮雾依微翠,驱云向葛轇。

芳林滋润甲,碧草动霜毛。

平楚方摇色,冥凌几浃膏。

闻香思在谷,被径想渐皋。

自得幽怀许,翻惊世眼遭。

相看如有素,玄对每难褒。

目极伤心处,羁人正读骚。

(0)

仁宗

仁宗之仁仁果全,明良相遇岂非然。

范韩文富时当轴,欧蔡唐余各后先。

迩英将相俱闻讲,崇政经书日侍筵。

寒心破胆军中有,主北防西政府专。

长使天章陈笔札,每教辅弼立经权。

鬼怪成诗真坏事,女奴飞语促行边。

众皆难事忠孤许,一不肖人羞四贤。

贬直聊烦中使护,知名久绝宦官缘。

四纪徽猷难尽述,偶拈轶美亦堪传。

三百五十芝草异,二十八千蛤蜊钱。

丰年为瑞贤臣宝,万费应从一语捐。

白璧微瑕休浪议,金陵教主自心怜。

瑶华别宅无偏袒,乐府相酬问几篇。

爪痕销尽新辞出,千载悽凉被管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