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
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
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
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
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历山水的愉悦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描绘了一幅玉树环绕、鸣声悦耳的春日游赏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白练影光分彩笔,绿畴云起濯新禾”两句,通过白练般的光影与绿意盎然的田野,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则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与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他在庙宇中探讨学问,在山林间寻求心灵的宁静,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最后,“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以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老莱子,以高歌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自由。整个画面充满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日车走长天,劫劫不容息。
坐令韶稚子,面有冻梨色。
崎岖百年内,贵贱俱物役。
独往属幽人,膏肓嗜泉石。
伊予真爱山,所向留屐迹。
遥岑难历脚,望望怜寸碧。
阿卿昨远游,厌俗眼常白。
归来对家山,随遇有馀适。
哦诗洗穷愁,感事念今昔。
婆娑碧溪上,俛仰欣自得。
应嗤曩行路,万事等儿剧。
相期从此始,幽赏且连夕。
莫叹天涯流落身,只今同是耦耕人。
江村无物相迎送,一味柴门月色新。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