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九》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九》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

白练影光分綵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

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历山水的愉悦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描绘了一幅玉树环绕、鸣声悦耳的春日游赏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白练影光分彩笔,绿畴云起濯新禾”两句,通过白练般的光影与绿意盎然的田野,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则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与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他在庙宇中探讨学问,在山林间寻求心灵的宁静,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最后,“象舞凤翔那得似,老莱衫袖引高歌”以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老莱子,以高歌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自由。整个画面充满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侄端臣感兴

日车走长天,劫劫不容息。

坐令韶稚子,面有冻梨色。

崎岖百年内,贵贱俱物役。

独往属幽人,膏肓嗜泉石。

伊予真爱山,所向留屐迹。

遥岑难历脚,望望怜寸碧。

阿卿昨远游,厌俗眼常白。

归来对家山,随遇有馀适。

哦诗洗穷愁,感事念今昔。

婆娑碧溪上,俛仰欣自得。

应嗤曩行路,万事等儿剧。

相期从此始,幽赏且连夕。

(0)

梅花三首·其三

孤山居士玉梅句,醉客强呼桃杏诗。

刻画无盐浼西子,法当试我古藤枝。

(0)

某与徐侯有卜居村落之约每诵杜子美白沙翠竹江村路相送柴门月色新之句必相劝亟归同飨此乐侯今已迁居浮流仆亦寻屋一区冀必得之庶几遂践旧约之言乎因作二诗以广子美之意·其二

莫叹天涯流落身,只今同是耦耕人。

江村无物相迎送,一味柴门月色新。

(0)

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0)

秋日山居八事·其六晚望

一抹轻烟锁远山,眼封潇洒脱尘寰。

投林宿鸟相呼唤,出草飞萤自往还。

吟拟停杯邀月饮,醉蕲支枕伴云閒。

因风拾得新诗句,独倚高梧笑解颜。

(0)

是日天气乍晴颇快人意因和韵拉世弼谒傅岩·其二

袍襟帽角走红尘,可笑崎岖一病身。

试拉竹溪山里侣,去寻庐阜社中人。

鲍昭俊逸虽难敌,夷甫风流幸许亲。

鸡黍尚为千里会,况兹咫尺接墙邻。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