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诗中描绘了对吉贝这种植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首句“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描述了炎热的地区很少经历严寒,人们担心寒冷的到来。接着,“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提到驼绒虽好,但在某些地区难以获取,而吉贝则是一种可以替代的材料,用来制作衣物。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表达了种植吉贝的期待,希望经过三个季节的生长,能够开花结果。接下来,“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描绘了吉贝成熟后,绒毛洁白如鹅绒,野茧抽出的情景。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说明了吉贝织成的布料价格不菲,光泽诱人。然而,“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暗示了边境局势紧张,军队沿江布防,预示着可能的战争。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赞扬了吉贝布料的温暖和柔软,适合制作士兵的内衣。最后,“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那些在困境中默默付出却无人感激的人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吉贝这一自然界的产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