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妙寂寺·其二》
《题妙寂寺·其二》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

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

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

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0)
注释
百代:指历史悠久。
公师:指有威望的老师或先贤。
妙应林:可能指寺庙或有灵验的地方。
清昼永:清晨的阳光漫长。
山泣:形容山仿佛在哭泣,表达哀愁之情。
列桂:排列成行的桂花树。
团风露:被晨露滋润的团团桂树。
高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耐古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过墙:越过围墙。
触目:映入眼帘。
倍伤心:更加令人感到心痛。
翻译
百代的宗师之墓,千年历史的奇妙感应林。
香气在清早的阳光中长久飘荡,山林在深秋的傍晚里显得更加哀伤。
排列整齐的桂树沐浴着风露,高大的松树历经岁月依然坚韧。
深夜月光越过围墙,每看到此景就让人心痛加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题妙寂寺(其二)》。诗中,诗人以"百代公师墓"和"千年妙应林"开篇,表达了对寺中先贤的敬仰与对古老寺庙历史的感慨。"香随清昼永"描绘了寺庙中香气缭绕,日长如年的宁静氛围,"山泣晚秋深"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凄凉与庄重。

接下来的"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诗人借桂树和高松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坚韧,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们始终屹立不倒。最后两句"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诗人通过深夜月光洒过院墙,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更加感伤于历史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美了寺庙的悠久历史,又寓含了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哲思。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忆秦娥.立夏寄仙品

人天末。绿肥红瘦和谁说。和谁说。

故乡樱笋,他乡风月。闲庭春去愁还结。

脆圆荐酒酴醾节。酴醾节。此时此景,一般伤别。

(0)

秋夜雨

灺莲欲坠红欹侧。桐阴吹下轻碧。

疏疏微雨后,似洗出、新秋颜色。

年年触忤吟腰瘦,白苧凉、还自怜惜。夜静人更寂。

早有个、虫儿催织。

(0)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六

湖上风,缥缈楚江东。

入面凉生■粉白,飘衣态捲舞衫红。花落水流中。

光转蕙,泛漾正无穷。

十里杏香吹不尽,四围麦陇拂来重。清气猎芳丛。

(0)

贺衡卿弟新婚三首·其一

玉箫吹彻画堂前,兰室生香笑并肩。

如此秋光良夜永,灯光红夺月华鲜。

(0)

十一月十九日同濩斋钓鱼台看雪

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

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

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

人海如君能有几?忍寒来看雪中松。

(0)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其一

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飏。

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