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风始至,盛德在木。平秩东作,种献穜穋。
律应青阳,气和玉烛。惠彼兆民,以介景福。
条风始至,盛德在木。平秩东作,种献穜穋。
律应青阳,气和玉烛。惠彼兆民,以介景福。
这段诗文出自宋代,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与神灵的崇敬和祭祀活动中的庄重氛围。从词语上看,“条风始至”描绘春天新风的到来,“盛德在木”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植被之美。“平秩东作”可能暗示了田间耕耘的劳动场景,“种献穜穋”则是对丰收祝愿的表达。至于“律应青阳,气和玉烛”,则是在描写春天的阳光与温暖的空气,以及这种氛围下的节庆活动。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祈求神灵保佑、希望民众获得幸福安康的心愿。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和谐与繁荣的向往。
乾坤本无边,我命自荆棘。
去住风涛中,生死无消息。
兹晨梦中归,真幻竟莫测。
形声各已改,老稚不我识。
一灯话清凉,喜极泪始滴。
出门动经年,还合甫浃昔。
云胡作惊鸥,又复告行役。
雨声挟离思,春晚作秋色。
暮山试回首,上有云气白。
天长眼力短,此意几悽恻。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槩。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
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
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
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
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
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
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
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
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
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