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
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
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
人海如君能有几?忍寒来看雪中松。
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
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
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
人海如君能有几?忍寒来看雪中松。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十一月十九日与友人在钓鱼台看雪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联“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以“纯皇”代指皇帝,表达了对帝王治国理政的重视,同时借“西山”、“六龙”等意象,描绘出壮丽的山川景象,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颔联“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池台虽已荒废,但百年树木依然茂盛,这既是对自然生命力顽强的颂扬,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颈联“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描绘了夏日凉爽的亭子和冬日泉流的景象,通过对比四季的不同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变换之美。
尾联“人海如君能有几?忍寒来看雪中松”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在寒冷的冬天,诗人愿意冒着严寒来看雪中的松树,象征着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对坚韧品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坚韧精神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冬诗绝稀,作意待好春。
春至病始苏,强赋情少真。
梅花到海棠,不过数十首。
其间岂无兴,有笔慵开口。
每逢风日美,心醉人不知。
林间行若狂,藉草或移时。
芳花倏扫踪,转作满园叶。
油然翠欲流,剪若阴初叠。
老夫爱深处,穿树开生路。
香不是风香,吹来复吹去。
扶筇仰面看,青子枝间团。
引客任摘尝,庸讵疑整冠。
閒来坐根石,远望浑无隙。
大似天女机,重重绿萝织。
黄蜂恐我嗔,拟住退逡巡。
向夏吟更懒,却防蜂笑人。
从今当健走,古囊勤抖擞。
莫作苍蝇鸣,常如狮子吼。
桂隐无期报,朝贤去却知。
累年艰特荐,一事必忧时。
盛世未应尔,重来犹可为。
相过非为数,公论合勤思。
䰐鬖绿柳拂垣衣,课蜜蜂忙踏蕊归。
须趁一春随意适,极知万事转头非。
添垆麝饼遮残火,拥案尘编绝故韦。
便当清欢忘肉味,况安淡泊少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