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六》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六》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湖上风,缥缈楚江东。

入面凉生■粉白,飘衣态捲舞衫红。花落水流中。

光转蕙,泛漾正无穷。

十里杏香吹不尽,四围麦陇拂来重。清气猎芳丛。

(0)
鉴赏

这首《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六)》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湖面上的自然美景与细腻的情感交融。

首先,“湖上风,缥缈楚江东。”开篇以轻柔的湖风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遥远的空间,仿佛能感受到那楚江之水的悠远与辽阔。这里的“缥缈”二字,不仅描绘了湖风的轻盈与飘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的向往与憧憬。

接着,“入面凉生粉白,飘衣态捲舞衫红。”这两句细致地刻画了湖风拂过时,给人带来的清凉感以及它与周围景物的互动。粉白指的是湖面上的荷花或水中的倒影,随着湖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师在水面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而“飘衣态捲舞衫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风卷起衣裳,如同舞动的红衫,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花落水流中。光转蕙,泛漾正无穷。”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与光影效果。花落水中,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而“光转蕙”则暗示了光线在水面的反射与折射,使得整个湖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泛漾正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尽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十里杏香吹不尽,四围麦陇拂来重。”这两句通过“十里杏香”和“四围麦陇”的描写,展现了湖边广阔的自然风光。十里杏香,不仅指出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而“四围麦陇拂来重”,则描绘了麦田随风摇曳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感觉。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加深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上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思考。沈宜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湖上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湖上晚归

人间薄游罢,归兴寻旧隐。

春岸行未穷,夕阳看欲尽。

岚光山际淡,天影水边近。

自怜幽趣真,清吟更长引。

(0)

即事偶书

世道逢消长,人情徇爱憎。

光华如石火,明灭似风灯。

巢幕堪忧燕,垂天不羡鹏。

危心戒行险,视履益兢兢。

(0)

致政仲损张工部询及孟酝之味因寄数器副以小诗

醽渌如渑味似饴,朝回何必典春衣。

序宾留饮觞无算,速父供甘羜更肥。

不惜郫筒令远寄,惟忧辽豕得深讥。

小家曲糵君谙在,莫使邯郸枉见围。

(0)

御沟

远疏银派浪,深入帝王州。

不为朝丹禁,何缘异众流。

冷穿平乐观,清绕景阳楼。

金屋严妆罢,香波苑外收。

(0)

落叶

霜华昨夜拂秋林,翩落纷纷不自禁。

清吹无时来槛底,紫苔相伴住墙阴。

空馀倦鹊求枝宿,更剩残蜩抱朴吟。

万物归根真趣在,却缘江月识禅心。

(0)

小阁

小阁闭春风,疏帘隔几重。

柳绵收未住,酒病太无悰。

带眼偏知瘦,棋图最信慵。

隆中一觉睡,日影过高舂。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