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学无遇长老归江南》
《送学无遇长老归江南》全文
元 / 成廷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新赐袈裟染茜红,拈花消息悟灵峰。

大开海会容三教,远致嵩呼祝九重。

贝叶有书驮白马,葛藤无语问黄龙。

湖船满载燕山月,归照招提万树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老归乡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悟。首句“新赐袈裟染茜红”,以鲜艳的红色袈裟象征长老身份的尊崇与修行的精进。次句“拈花消息悟灵峰”,通过拈花示法的禅宗故事,暗示长老在修行中领悟了佛法的真谛,如同灵峰般高深莫测。

接着,“大开海会容三教”一句,展现了长老广纳百川、包容不同信仰的精神境界,寓意其在佛法传播上的博大胸怀。而“远致嵩呼祝九重”则表达了对长老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力的赞颂,仿佛其声望能直达天庭,得到上层社会的敬仰。

“贝叶有书驮白马”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贝叶是书写佛经的载体,白马则是古代传播佛法的重要工具,此处形象地描绘了长老在佛法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紧接着,“葛藤无语问黄龙”则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表达长老在修行路上的静默思考与深入探索,如同面对自然界的奥秘一样,寻求内心的真理。

最后,“湖船满载燕山月,归照招提万树松”描绘了长老归途中的景色,满载着月光的湖船象征着长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月光照耀下的松林则预示着长老归来后将为更多人带来智慧与安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长老的修行之路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成廷圭
朝代:元   字:原常   籍贯:元芜城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猜你喜欢

古冢

漫山荒草冢高低,过客停车落照西。

枫叶向人红似血,当年多少杜鹃啼。

(0)

北门竹枝词十首·其九

侬家生小住虞山,不记虞山几个湾。

今日才游四大寺,三峰吃得素斋还。

(0)

老友浦玉圃兄,以山东知县殁于京邸,旅榇归,囊无常物,忆向日诗酒缱绻,哀其人,悲其遇,作挽诗三章以言情·其三

如椽健笔扫千军,稽绍稠人鹤出群。

少日襟怀沧海月,频年励志泰山云。

故交贫贱犹馀我,老境衰颓更哭君。

非是耽吟情不已,菲材曾沐惠风曛。

(0)

丁亥九月静圃主人留饮玩月,即席成二律用题瑞莲图韵·其一

主人呼酒入楼来,恰好晴空宝镜开。

一片冰心看皓月,十分秋色上层台。

篱边旧雨初逢菊,柳外新音奏落梅。

但得良宵杯在手,何须蓬岛觅仙才。

(0)

咏怀

世外逍遥梦亦清,翛然嗜好若忘情。

烟波有待垂纶去,风月无劳扫径迎。

四海男儿关壮志,千秋造物忌荣名。

龙潜凤哕皆前定,悟到盈虚意尽平。

(0)

赴梁溪塾先君子旧处也志感兼别儿守复守履二首·其二

共此香山下,翛然水一方。

诗书消岁月,贫贱老风霜。

柳色随行路,梅花渺故乡。

别时无限意,濡笔竟难详。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