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鱼上下,时拂钓丝轻。
明月每同宿,白鸥如有情。
露侵书卷湿,波漾酒杯清。
莫掩篷窗卧,秋天半欲明。
花随鱼上下,时拂钓丝轻。
明月每同宿,白鸥如有情。
露侵书卷湿,波漾酒杯清。
莫掩篷窗卧,秋天半欲明。
这首《舟夜(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行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花随鱼上下,时拂钓丝轻”,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之上的花朵仿佛随着水中游动的鱼儿起舞,偶尔还轻轻拂过垂下的钓丝,营造出一种动态和谐之美。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接着,“明月每同宿,白鸥如有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交流。明月似乎成了诗人的伴旅,与他一同度过夜晚,而白鸥则仿佛有着人的情感,与诗人相依相伴。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
“露侵书卷湿,波漾酒杯清”则将视线转向舟内,露水沾湿了书卷,波浪轻轻摇晃着酒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几分雅致的生活场景。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最后,“莫掩篷窗卧,秋天半欲明”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夜晚,能够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直到黎明的到来。这句话不仅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情境的留恋,也蕴含着对未来光明的期待。
整体而言,《舟夜(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独到理解,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
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
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
僧房歘觏止,乃为隔世人。
谂君亦避兵,徙宅城南新。
顾念亭子上,槐龙谁与驯?
轩棂与墙藩,位置尽手亲。
故知皆幻缘,有图存一尘。
邂逅吾且恋,矧君永昏晨。
观颐重所养,大患正有身。
祁诗审晚年,味之如饮醇。
咸同贞元际,缅想馀悲辛。
叙图将归君,展读还频频。
庄生状陆沈,离世类枯槁。
行藏绝意必,圣者故中道。
曩子宿吾楼,山云白浩浩。
廿年海三变,长望出日杲。
深根宁小行,楼成子亦老。
顾怀将压惧,蓄念斡洪造。
东来更袖手,归去趁芳草。
曰艾未遽衰,一室安事扫?
交兴与交丧,争此千金保。
颓暮吾合休,吾楼且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