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冉于今见典型,老松百尺对公厅。
消磨宦辙悲迟暮,检点诗囊入性灵。
梅尉果然能得道,许丞况是未重听。
何须更问方平术,仙吏长生即寿星。
范冉于今见典型,老松百尺对公厅。
消磨宦辙悲迟暮,检点诗囊入性灵。
梅尉果然能得道,许丞况是未重听。
何须更问方平术,仙吏长生即寿星。
此诗《赠范筠溪二尹》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对范筠溪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超凡脱俗的风骨。
首联“范冉于今见典型,老松百尺对公厅”以范冉为典故,将范筠溪比作当代的典范,形象地描绘了他如同百年老松般坚韧不拔的形象,站立在公厅之中,象征着他的正直与威严。
颔联“消磨宦辙悲迟暮,检点诗囊入性灵”则揭示了范筠溪在官场生涯中的感慨与自我反思。他面对时光的流逝,内心充满悲凉,但通过诗歌的创作,将情感融入灵魂深处,寻求精神的慰藉与升华。
颈联“梅尉果然能得道,许丞况是未重听”进一步赞美范筠溪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梅尉和许丞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官员,这里借以赞扬范筠溪不仅在官场上有所成就,更在道德上达到了高深的境界,其智慧与德行堪比古人。
尾联“何须更问方平术,仙吏长生即寿星”表达了对范筠溪的崇高敬意。方平术指的是古代道士修炼成仙的方法,此处比喻范筠溪不仅在世俗中取得了成功,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超越常人的境界,如同仙人一般,拥有长寿的生命和超凡脱俗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筠溪形象的刻画和对其品德、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颂扬。
春隰荑绿柳,寒墀积皓雪。
依依往纪盈,霏霏来思结。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
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
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
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
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
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
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
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
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
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四时更逝去。
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
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
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
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
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
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秋胡行》【魏晋·曹操】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https://shici.929r.com/shici/I5qjNYFnT.html
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