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隰荑绿柳,寒墀积皓雪。
依依往纪盈,霏霏来思结。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
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
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
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
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春隰荑绿柳,寒墀积皓雪。
依依往纪盈,霏霏来思结。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
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
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
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
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
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开篇便以“春隅荑绿柳”、“寒墀积皓雪”对比鲜明地勾勒出季节交替的画面。接着,“依依往纪盈”和“霏霏来思结”则透露出诗人怀旧之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
“思结缠岁晏,曾是掩初节”一句中,“思结”指的是思念绵长,而“曾是掩初节”则暗示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已被时间所掩盖。下文“初节曾不掩,浮荣逐弦缺”表达了即使最初的美好也不再,如同弓断弦绝一般,无法挽回。
“弦缺更圆合,浮荣永沉灭”一句中,“弦缺”继续之前的比喻,而“浮荣永沉灭”则是对虚幻荣华的深刻认识。接下来的“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道迫无异期,贤愚有同绝”一句中,“道迫”指的是命运所迫,而“贤愚有同绝”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不管是贤者还是愚者,在某些方面都难逃相同的结局。
诗人在“衔恨岂云忘,天道无甄别”中流露出对天道的质疑和自己的不甘心情,而“功名识所职,竹帛寻摧裂”则显示了对于功名成就的追求,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态度。
最后,“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一句中,“生外苟难寻”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而“坐为长叹设”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世事的一种深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功名利禄以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