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肩学务留铜像;手订新章赞玉纶。
- 鉴赏
此挽联以凝练之语,颂扬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身肩学务留铜像”生动描绘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事业上的辛勤付出与巨大成就,其形象如同铜铸般永恒,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先生在教育领域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敬仰之情。
下联“手订新章赞玉纶”则进一步赞扬了张百熙先生在修订教育法规、政策方面的杰出工作。这里的“新章”指代的是他所参与制定或修订的教育政策,而“玉纶”则象征着这些政策的高洁与珍贵,赞美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改革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远见。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铜像”与“玉纶”的巧妙运用,既展现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朽地位,也体现了他对教育改革的深刻贡献,表达了后人对其崇高的敬意与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貂裘换酒.重过邗江玉香堂托宿清涟,用检讨韵
桨劈沧波罅。过江村、沿崖籴粟,就盘买鲊。
拖水吴歌歌断处,两岸红灯早射。
已瞥见、扬州关下。
想到鞭帆无限险,比上天、蜀道尤多怕。
人尝似,青猿挂。晚烟寒气霏霏泻。
入江城、登楼极目,迷离难画。
投宿故人黄叶屋,曾向绿杨系马。
今又把、柴扉夜打。
屈指旧游星散久,谢汪伦、千古情深者。
更欲尽,枕堪藉。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几点轻云,数行旅雁,声声谱出凄凉。
看閒亭秋色,落叶如狂。
回首当年壮志,到今日、难问行藏。
消受尽,青灯老屋,梦短更长。郎当。
萧萧白发,更心烦意乱,九曲羊肠。
只悲歌慷慨,似感山阳。六尺堂堂何事?
只赢得、如此收场。途穷泣,青衫泪,一样意难忘。
高阳台.月夜过旧游地
夜色溶溶,迷离一片,依然月到回廊。
数声邻笛,声声调入凄凉。
小阁帘深凝素影,恍疑人坐旧西厢。
频搔首、韶光浪掷,此际堪伤。几回梦绕离堂。
及今宵重过,转觉苍茫。
欲待去也,恁关心风景难忘。
倚遍阑干人独立,清光渐次逼虚窗。
忽无端、疏钟又动,幽兴偏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