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溶溶,迷离一片,依然月到回廊。
数声邻笛,声声调入凄凉。
小阁帘深凝素影,恍疑人坐旧西厢。
频搔首、韶光浪掷,此际堪伤。几回梦绕离堂。
及今宵重过,转觉苍茫。
欲待去也,恁关心风景难忘。
倚遍阑干人独立,清光渐次逼虚窗。
忽无端、疏钟又动,幽兴偏长。
夜色溶溶,迷离一片,依然月到回廊。
数声邻笛,声声调入凄凉。
小阁帘深凝素影,恍疑人坐旧西厢。
频搔首、韶光浪掷,此际堪伤。几回梦绕离堂。
及今宵重过,转觉苍茫。
欲待去也,恁关心风景难忘。
倚遍阑干人独立,清光渐次逼虚窗。
忽无端、疏钟又动,幽兴偏长。
这首《高阳台·月夜过旧游地》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往日游历之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怀旧之情。
首句“夜色溶溶,迷离一片”,以溶溶的夜色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柔和的月光所覆盖,显得既神秘又宁静。接下来,“依然月到回廊”一句,点明了月光洒在回廊上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旧地的眷恋。
“数声邻笛,声声调入凄凉”则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基调,笛声在夜空中飘荡,似乎每一声都带着淡淡的哀愁,将诗人内心的思绪引向了远方,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感伤。
“小阁帘深凝素影,恍疑人坐旧西厢”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阁楼的帘幕深垂,月光下的人影仿佛回到了往昔,坐在西厢的场景中,这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频搔首、韶光浪掷,此际堪伤”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遗憾,情感真挚而深刻。
“几回梦绕离堂。及今宵重过,转觉苍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多次在梦中回到离别之堂,如今再次亲临其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失落,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欲待去也,恁关心风景难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不舍与留恋,即使心中有千般不愿离去,但对这里的风景却难以忘怀,这种矛盾的心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倚遍阑干人独立,清光渐次逼虚窗”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栏杆旁,享受着月光的洗礼,清冷的月光逐渐逼近窗户,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忽无端、疏钟又动,幽兴偏长”以钟声的突然响起作为结尾,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却也激发了诗人更多的思绪,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在平静与波动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高阳台·月夜过旧游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当下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秋日淩我襟,况我筇笠新。
一去三十里,溪山迥无邻。
始见落山泉,折折濯嶙峋。
山雨昨夜霁,秀色开微颦。
主人山半逢,恋犬亦逡巡。
沧溟际檐溜,泱漭西崦轮。远屿若浮瓠,?气如冶银。
净榻息閒房,萧瑟随我身。
境寂到深寐,所历似前因。
巢禽警霜钟,呦鹿骇草人。
锄芋临当煮,折枝临当薪。
夙予抱微愿,安居亦行勤。
少饮不吾与,聊且娱斯晨。
彼石如彼泉,终与朋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