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卯中夏六日重题长句二首·其二》
《癸卯中夏六日重题长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百篇学杜拟商歌,墨沈频将渍泪磨。

世难相寻如鬼疰,国恩未报是心魔。

射潮霸主吾衰矣,观井仙人奈老何?

取次长谣向空阔,江天云物为谁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癸卯中夏六日重题长句二首》中的第二首。钱谦益在诗中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深入学习与模仿,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情感的深刻反思。

首联“百篇学杜拟商歌,墨沈频将渍泪磨”,钱谦益自述自己通过研读杜甫的百篇诗作,尝试模仿其风格,甚至在书写时泪水浸湿了墨迹,表达了他对杜甫诗歌艺术的崇敬和对自身情感的深度挖掘。

颔联“世难相寻如鬼疰,国恩未报是心魔”,揭示了诗人面对世事艰难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将这种感受比作难以捉摸的鬼疰,同时表达了对未能报答国家恩泽的内疚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射潮霸主吾衰矣,观井仙人奈老何?”运用典故,以古代霸主射潮和仙人观井的故事,暗喻自己虽曾怀有雄心壮志,但如今已步入晚年,感叹岁月不饶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尾联“取次长谣向空阔,江天云物为谁多?”诗人选择在广阔的天地间吟唱,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对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感到感慨,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钱谦益对个人命运、国家情感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其七

碌碌尘中少赏音,此生风骨自崎嵚。

迎人肯作宣明面,谋国当如汲黯心。

但得山中长啸傲,何能泽畔免讴吟。

知几自古惟明哲,事到非常岂易任。

(0)

登青潭岩顶题壁

共羡溪山好,逍遥似隔凡。

钟声敲落日,飞鸟趁归帆。

暮霭长林泊,秋光远渚衔。

精篮藏极顶,爽岭遍松杉。

(0)

八声甘州.重阳日挈伴灵岩登高,同人绘琴台秋畅图记其事。越二旬,余继赋此,时秋深霜厉,边氛益恶,眼底新愁,视重阳时又增几许。宜其声之掩抑矣

甚凭高抒恨费萸觞,风前劝长星。

尽销沈今古,虚廊废苑,残堞山城。

遍洒诸天法雨,不洗血花腥。

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

休问清凉故垄,怅销金一例,冶梦难醒。

怕琵琶孤冢,山失旧时青。

泣新亭、更无人在,剩南飞、哀雁落前汀。

愁来路,听胥涛起,云黯天平。

(0)

好事近.以董思白画禅室印章为吴湖帆四十寿,■以此词

画派衍华亭,衣钵香光能继。

合与石章寿莂,证南宗三昧。

高斋玄赏喜同心,休滴砚山泪。

愿比石交长久,共龙华佳会。

(0)

浣溪纱.李释戡握兰簃裁曲图

射虎归来意寂寥。逃禅顾曲见风飙。

金台余泪未全消。

迦鸟偷声天乐妙,祛卢传谱大瀛遥。

芳馨端不负兰苕。

(0)

普通禅寺·其二

问讯岩中主,形枯雪满头。

住山何岁月,坏衲几春秋。

傍石千间屋,腾空百尺楼。

尽从心地出,声价甲西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