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其一》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

至今传不朽,犹或谓能诗。

辟置仍于取,山林亦罔遗。

莫嗟今古异,穷达岂人为。

(0)
翻译
唐代科举及第的士人,往往因为展示自己的诗文才华而被人知晓。
这种名声流传至今,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仅凭诗歌就能永垂不朽。
选拔官员时依然看重这些才情,即使在山林隐居的人也不被遗漏。
不要感叹古今变迁,人生的困厄显达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注释
唐室:唐代朝廷。
登科士:科举及第的士人。
行卷:展示才华以求推荐。
知:知晓,出名。
至今:直到现在。
不朽:永垂不朽。
谓:认为。
能诗:擅长写诗。
辟置:选拔任用。
仍:仍然。
于取:在选拔中。
山林:山野隐居。
罔遗:没有遗漏。
嗟:叹息。
异:不同。
穷达:困厄显达。
岂:难道。
为: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李元藻入浙三首》中的第一首,题为“送李元藻入浙”。诗中表达了对唐代科举士人的赞赏,尤其是那些通过诗文才华得以出仕的人,他们的名声流传至今,即使在选拔人才时,诗歌能力仍然是重要的考量标准。诗人认为,无论是在朝廷任职还是隐居山林,这种对文学才情的重视并未改变,强调了才情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并鼓励李元藻不必过于忧虑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起伏,因为成功与否并非仅由人世的穷达决定。整首诗体现了对文学价值的肯定和对人才的期许。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楼中阅清管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

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

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0)

感镜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

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

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

(0)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

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

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

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0)

再游龙门怀旧侣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

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

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

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

(0)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0)

送宫人入道

舍宠求仙畏色衰,辞天素面立天墀。

金丹拟驻千年貌,宝镜休匀八字眉。

公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

从来宫女皆相妒,说著瑶台总泪垂。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