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镜》
《感镜》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

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

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

(0)
注释
铸镜:制作铜镜。
广陵市: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菱花匣:装饰有菱花图案的镜匣。
夙昔:从前,昔日。
尝:曾经。
许人:答应给人,许诺赠予。
形影终不临:形体和影子无法重逢,比喻人已去世。
清光殊不歇:明亮的光线依然,比喻人的精神或承诺长存。
一感平生言:感慨一生所说的话,或对平生诺言的回忆。
松枝树秋月:以松枝和秋月为伴,象征永恒和寂寥。
翻译
在广陵市场铸成明镜,打开菱花盒镜面闪闪发光。
从前曾答应送给别人,如今镜子铸成了,人却已不在了。
它像冰块凝成光滑的器具,犹如美玉没有一丝瑕疵。
虽然形体与影子永不会相遇,但清亮的光芒却永不消歇。
感慨平生的诺言,只有松枝和秋月相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副古老铸镜的静谧与美丽,通过镜中映射出的光辉和菱花纹理,展现了镜子的精致与纯净。诗人提及“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似乎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感慨。镜子如冰般清澈,却又圆润无瑕,如同璧玉一般。

诗中最后一句“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则是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将自己的一生感悟比喻为那在秋夜中独立的松枝下的清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镜子的象征,抒写出了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丰富层次。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初闻望之量移汶上

逐客承优诏,宁亲得近居。

主恩天地大,臣节死生馀。

鲁邑鸡初割,长沙鵩已袪。

馀欢兼旧侣,应免葬江鱼。

(0)

寄广信朱太守亨之

南州腰笏始经年,美政相传过昔贤。

洞寇买牛捐带剑,野人无吏索租钱。

霜前禾黍孤城雨,月下弦歌万井烟。

惭愧樗材亦何用,皇恩又遣到湘川。

(0)

石湖同陈亨父汎饮

浩渺石湖水,泛舟宜素秋。

群山倒波下,树拂青天流。

白日光荡潏,蛟龙互沉浮。

长风激箫鼓,放歌销人愁。

觞行金逶迤,鸾刀荐群羞。

请君但酣饮,岁月不我留。

越城空黄土,范碑委榛邱。

陵谷恒变易,顾之增烦忧。

(0)

金山寺·其二

云雾空江水,维舟陟翠岑。

坤灵开别岛,佛界净空林。

岩洞攀跻险,鱼龙窟宅深。

行逢黄叶下,秋思转萧森。

(0)

是夜雨

北风吹山云,不见山上月。

苏门一夜雨,千峰尽成雪。

(0)

寿歌二首·其二

门对黄山第几峰,翩翩白鹤舞青松。

玉童来授轩辕诀,素女邀乘赤色龙。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