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通过“时瞻宪臣重”指出了郑端公在朝中的地位和尊贵,而“礼为内兄全”则表明了郑端公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手足。
接下来的“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透露出诗人对郑端公公正无私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即便是在朝中受到责备,也不影响诗人对他的信任和爱戴。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则是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郑端公由朝廷要职转移到边远之地的变迁。昔日在朝中排列,现在却同在遥远的地方。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描绘了一种宴饮中的场景,诗人与郑端公共同举杯畅饮,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接到了调动的命令,郑端公要离开了。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哀愁。咫尺之地,即指非常亲近的地方,然而即便如此近的距离,也让诗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最后,“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则是诗人对郑端公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从现在开始,能够在新的地方有所作为,并表示自己将会到云台前去拜访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情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画山昼易工,画山夜难状。
高侯江海姿,落笔势雄放。
毫茫见神工,超忽移物象。
越冈递起伏,浙水尤滉瀁。
初看浪如山,却讶山似浪。
簸荡烟月间,未数溟岛壮。
兹图歘流传,披展神为王。
何当就谪仙,一醉秋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