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夔门》
《夔门》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赤甲山连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

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

(0)
注释
赤甲山:地名,位于长江三峡地区。
白帝山:地名,古代蜀地名山,与赤甲山相邻。
三巴:古地名,泛指今重庆、四川部分地区。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个著名峡谷,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百牢关:古代关隘,位于四川北部,与三峡相连。
孤舟:形容独自一人的船只。
行客:旅行的人。
愁无那:深感忧虑无法解脱。
十二峰:指长江三峡中的十二座山峰。
十二滩:形容连续的十二处激流险滩。
翻译
赤甲山与白帝山相连,三巴之地穿越着三峡的险峻,还有那百牢关的重重关隘。
孤独的小船上的旅人满心忧愁无法排解,前方就是那十二座山峰和十二道激流的滩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通过对赤甲山、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等地理名胜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诗人以孤舟行客的角度,抒发了旅途中的愁绪与无奈,以及面对连绵不断的十二峰和十二滩时的心境。

诗中“赤甲山连白帝山”一句,直接勾勒出壮丽的地理轮廓,“三巴三峡百牢关”则进一步强调了地势的险峻与闭塞。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面对这片广袤山水时的心情。

“孤舟行客愁无那”一句,转换了语气,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个人微小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无那”,表达了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和茫然,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十二峰前十二滩”则再次拉回视野到壮阔的地貌上,强调了山水连绵不绝。这样的反复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开阔的景观描写,也有深沉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以地理环境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抒发个人情怀的山水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描绘,更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下仙看梅二首·其二

随山的的五千树,惭愧识花人姓施。

说似龙形都不肯,昨朝新见水沉枝。

(0)

棹雪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橹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汝为汝兮吾非吾,剡溪风景今何如。

谁能为人作画图,予方奋臂持竿独钓于江湖。

(0)

鲈脍

圉圉洞庭阴,西风苦不情。

堕罾云叶乱,落刃雪花明。

列俎移桃菊,香齑捣桂橙。

四腮传雅咏,巨口窃嘉名。

误上仙翁钓,羞陪虏使觥。

甘腴殊机肉,鲜脆厌侯鲭。

银鲫将同调,丝莼久共盟。

祗缘乡味重,自觉宦情轻。

风度偏宜酒,头颅尚可羹。

谪仙空汗漫,何处脍长鲸。

(0)

鲈乡道院

田可耕兮圃可蔬,几年梦不到亨衢。

山林受用琴书鹤,天地交游风月吾。

事变无涯人老矣,死生有命汝知乎。

客来时复一杯酒,画作鲈乡醉隐图。

(0)

次韵

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到底是匆匆。

(0)

吴江三高祠.张翰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