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山的的五千树,惭愧识花人姓施。
说似龙形都不肯,昨朝新见水沉枝。
随山的的五千树,惭愧识花人姓施。
说似龙形都不肯,昨朝新见水沉枝。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叶适的《下仙看梅二首》。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和独特的情感。
“随山的的五千树,惭愧识花人姓施。” 这两句描绘了早春时节,一串连着一串的梅花随着山势蜿蜒而上,数目众多,形成了一片壮观。诗人自谦地表示对这美景感到惭愧,因为他并非是懂得识别花卉的人姓施,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在文学艺术上的自谦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说似龙形都不肯,昨朝新见水沉枝。” 这两句则更进一步描绘梅花的姿态和生长状态。梅花被比喻为龙形,因为它们在寒冷中仍能盛开,显得坚强而不屈。在这里,“说似”表明这是旁人对梅花的赞美,而“都不肯”则透露出诗人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不足以描述这份美丽。最后一句“昨朝新见水沉枝”则描绘了梅树在春雪或冰冻中仍然傲立,枝条被积雪压得低垂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他对于大自然独特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