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取杨枝暮复朝,未经攀折欲魂消。
闲中喜得无离别,缓步春风灞水桥。
惜取杨枝暮复朝,未经攀折欲魂消。
闲中喜得无离别,缓步春风灞水桥。
这首明代胡安的《柳枝词》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或傍晚时分,主人公对柳枝的怜爱与欣赏画面。"惜取杨枝暮复朝",诗人表达了对柳枝在日出日落之间柔美姿态的珍视,仿佛每一刻都值得珍惜。"未经攀折欲魂消",则流露出诗人对柳枝未被采摘的惋惜,似乎这未经触动的美能触动他的心灵深处。
"闲中喜得无离别",诗人将自己置于悠闲的环境中,更显出他对柳枝的喜爱和陪伴的满足,没有离别的忧愁,增添了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缓步春风灞水桥",通过漫步在春风中的灞水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柳枝相伴的闲适与惬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柳枝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淡然享受,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只是寒彻骨。
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衔山日正红。
一声老鸦鸣,鸦鸣过耳寻无踪。
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
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
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
又记得一年到村落,瘟黄正作恶。
人来请符水,无处堪摸索。
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
又记得北邙山下行,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乾。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万家说调数。
倚门眼看鼻,频频道且过。
满面著尽笑,喝骂叫吾去。
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明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珉,那肯教人识。
《云游歌》【宋·白玉蟾】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只是寒彻骨。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衔山日正红。一声老鸦鸣,鸦鸣过耳寻无踪。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又记得一年到村落,瘟黄正作恶。人来请符水,无处堪摸索。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又记得北邙山下行,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乾。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万家说调数。倚门眼看鼻,频频道且过。满面著尽笑,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明自绝倒。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受尽寒,忍尽饥,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万卷经,总是闲。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珉,那肯教人识。
https://shici.929r.com/shici/Ys1F1meDyE.html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