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渝州寄王道矩》
《渝州寄王道矩》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wángdào
sòng / shì

céngwényuèdàozhōushuǐpāichángtíngxiàliú

wéiyǒumènghúnchángliáoràogònglùntángshǐgèngchóumiù

zhōujīngguósuìshígǎishuāngluòhánjiānglàngshōu

guīmèngchéngdōngyǒngyànwénchuánshàngbàogèngchóu

翻译
曾经听说五月来到渝州,江水拍打着长亭的台阶潺潺流过。
只有梦境中我长久萦绕,与你共同讨论唐代历史,情意绵绵。
航船经过故乡,岁月已变迁,秋霜落下,寒冷的江面波浪收敛。
思乡之梦无法成真,冬夜漫长,我已厌倦听见船上传来的更鼓声。
注释
曾:曾经。
闻:听说。
渝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重庆一带。
拍:冲击。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缭绕:环绕,缠绕。
绸缪:紧密相连,情意深厚。
故国:故乡。
岁时:年月。
改:改变。
霜落:秋霜降落。
寒江:寒冷的江面。
波浪收:波浪平静。
归梦:思乡之梦。
冬夜永:漫长的冬夜。
报更筹:报时的更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渝州寄王道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历史沧桑的感慨。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听说在五月来到了渝州,那里的水流冲击着长亭下的石砌,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五月”通常指的是初夏时节,水情与景象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梦魂常萦绕于古代的历史记忆之中,与友人共同探讨唐朝的历史,这里的“梦魂”与“缭绕”、“绸缪”都传达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联结。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船只经过故土的描述,以及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以及内心的感慨。这里的“岁时改”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霜落寒江波浪收”则是对冬日江水景象的描写,冰冷而又平静。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实现回归故土的心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这里的“归梦不成”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乡愁与不甘,“冬夜永”则是对长夜中的孤独感受,而“厌闻船上报更筹”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不断变化的世事和时间流逝的厌倦与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历史记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它不仅是对个人乡愁的一种抒发,也是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句·其二十七

柔桑翠竹相倾倒,细草幽花自发明。

(0)

滁阳自昔称名垒,旧有东园枕滁水。

(0)

窥园

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

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

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

(0)

寒食

正憎风雨暗炊熟,朝日似为寒食晴。

树头树底作许好,举扬春事怜音声。

聊呼上坐行饱饭,著处小立惟青青。

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鸧鹒来一鸣。

(0)

送觉老住鹿门

平生作许奇,三匝绕茅舍。

白发右掖门,朝参随万马。

觉也铁脊梁,儿子笑诸方。

时时容子美,来过赞公房。

袖书仆射府,打包鹿门去。

独有田恊律,知渠逸群句。

余方在泥滓,妄意水传器。

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

(0)

奉酬汉臣见简之什

手捉长藤懒坐禅,起行饱饭且攲冠。

稍怜腊后霜畦色,已落春前汤饼盘。

快过邻墙无量酒,可奈淮楚如许寒。

一树梅花合催发,垂垂要遣腐儒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