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
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
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
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
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
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开篇“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表达了秋夜里清冷的气氛,露水凝结在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秋风轻拂过树梢,让人感到一丝凉意。紧接着“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则描绘了秋虫鸣叫的声音,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和生命的结束。
下片“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展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清凉的树荫下,手扶着小草通过一座不高的小桥。这里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隐逸世俗的情怀。
最后,“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则是说在远处的云端,有大雁飞过,它们的叫声传来,但已经过去,无论怎样召唤都是徒劳。这既可以理解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也可能是在表达对于某些已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看得失的情怀。
洪都称大府,上幕得名贤。
事业三千牍,声名四十年。
民征须力减,酒禁更堪怜。
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