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冥冥烟雾湿,青合两崖愁壁立。
方池怪石小窗妍,家具图书劣容膝。
十年官道暗黄尘,锦里萧条少四邻。
峻岭截云天禦暴,樵歌一曲断行人。
古林先生身种德,芝田兰畹无荆棘。
心閒鸡犬亦清宁,虎伥狐妖俱屏迹。
木叶归根虫闭关,雪深半夜失前山。
儿童挟策莫言冷,信有阳和地底还。
杉松冥冥烟雾湿,青合两崖愁壁立。
方池怪石小窗妍,家具图书劣容膝。
十年官道暗黄尘,锦里萧条少四邻。
峻岭截云天禦暴,樵歌一曲断行人。
古林先生身种德,芝田兰畹无荆棘。
心閒鸡犬亦清宁,虎伥狐妖俱屏迹。
木叶归根虫闭关,雪深半夜失前山。
儿童挟策莫言冷,信有阳和地底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山林隐居图景。首句“杉松冥冥烟雾湿”以烟雾缭绕的杉松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湿润的氛围。接下来的“青合两崖愁壁立”则写出峭壁如愁,山势险峻,令人感到压抑。
“方池怪石小窗妍”转而描绘了隐居处的宁静之美,一方池塘,奇形怪石,配上小巧精致的窗户,显得格外雅致。然而,“家具图书劣容膝”又透露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仅能容膝之地,却满载书籍,显示出其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十年官道暗黄尘”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锦里萧条少四邻”描述了周围的荒凉和人烟稀少,更显出隐居环境的孤寂。
“峻岭截云天御暴”象征着隐居之地的高洁,仿佛能隔绝世间的纷扰。然而,“樵歌一曲断行人”又暗示了山中仍有生活气息,樵夫的歌声偶尔打破寂静,触动行人的思绪。
“古林先生身种德”赞扬了隐者高尚的品德,如同树木扎根于土壤,自然生长。他的居所“芝田兰畹无荆棘”,象征着纯洁与和谐,连禽兽也避之不及。
最后两句“木叶归根虫闭关,雪深半夜失前山”描绘了冬日景象,落叶归根,夜晚的雪深使得前山消失在视线之外。尽管环境严寒,但诗人坚信温暖和生机终将回归,以“儿童挟策莫言冷,信有阳和地底还”作结,寄寓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云林小隐的宁静、孤寂以及隐者内心的淡泊与坚韧,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老松如蛟龙,秋来露鳞甲。
雷霆昨夜雨,奋迅以时发。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狮子吼,狐兔尚惊怛。
金绳小金山,突兀一峰拔。
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
世情强轻重,祖道无广狭。
天宁有佳句,钟磬斗铿戛。
嗟予丘壑姿,晚岁麋鹿狎。
属和良不工,前诗万钧压。
閒居遇重九,对酒怀陶生。
陶生不可见,爱此重九名。
清霜肃时令,天宇增高明。
依依远山色,隐隐宾鸿声。
泛酒黄金花,人言可延龄。
嗟予不解饮,酒到从之倾。
嫣然木芙蓉,摇风倚东荣。
虽无窈窕歌,自足娱吾情。
鼓琴复何为,年来泯亏成。
金缕不相称,纨素新裁衣。
坐令时世妆,屏迹从招挥。
施粉定太白,增分却成肥。
须知冰雪肌,秋月扬明辉。
来从姑射山,一洗百念非。
何烦障青绫,高谈解郎围。
亭亭翠盖中,老眼省见稀。
摇风自披拂,照水相因依。
傍观慎无前,恐犯丞相威。
不如太华巅,食藕家翠微。
咿喔邻鸡夜向阑,晓风骄挟晓霜寒。
吹灯强取残书读,拨火重寻远信看。
绿蚁已应浮腊瓮,青丝行复送春盘。
旅怀欲倩高鸿寄,凭仗新诗付笔端。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相逢棋战宜终日,卧稻从他烂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