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
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
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
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
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
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
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
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劳的小家女在严寒中坚守着她的纺织工作,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朴实,却透露出深厚的情感。
首句“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直接点出了主角是一位平凡却不易得见欢乐的小家女子,她的一生似乎与喜悦无缘。
接着,“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展示了她在严寒中坚持纺织工作的辛劳,以及她日出而作,夜幕低垂的勤勉态度。这里的“晓至尚闻机”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她的生活节奏。
诗中的“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则是对她工作时细腻感受的描绘,水滴声与梭织声交织成她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同时,“玉腕”二字也让人联想到她的柔美与坚韧。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工命运的担忧,她或许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亲情的温暖。
最后,“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则是对她的境遇表示深深的同情。她虽收到了一些人家的馈赠,但这些是否能够真正缓解她夜里的寒冷和生活的艰辛呢?
整首诗通过对小家女日常生活的刻画,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以及诗人对他们命运的深切同情。
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
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如何沟水上,悽断听离弦。
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
玉柱离鸿怨,金罍浮蚁空。
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
唯当玄度月,千里与君同。
郢匠抡材日,辕轮必尽呈。
敢言当一干,徒欲隶诸生。
末学惭邹鲁,深仁录弟兄。
馀波知可挹,弱植更求荣。
绩愧他年败,功期此日成。
方因旧桃李,犹冀载飞鸣。
道浅犹怀分,时移但自惊。
关门惊暮节,林壑废春耕。
十里嵩峰近,千秋颍水清。
烟花迷戍谷,墟落接阳城。
渺默思乡梦,迟回知己情。
劳歌终此曲,还是苦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