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少府游越州》
《送刘少府游越州》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

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如何沟水上,悽断听离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shǎoyóuyuèzhōu
táng / luòbīnwáng

qiūzhěnshísānyuèěr怀huáiqiān
tíngfēngàibiéànzhǐlóngchuān

xiàchánshēngduànhánláiyànyǐnglián
gōushuǐshàngduàntīngxián

注释
枕石:形容人孤独地倚靠在石头上,寓含寂寞之意。
三越:古代地区名,泛指南方地区。
鹤盖:古时官吏出行的车盖,象征地位或权力。
龙川:河流名,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旅途。
露下:清晨或夜晚,露水降临。
离弦:比喻离别时的音乐,凄凉哀伤。
翻译
我独守着这山丘,枕着石头入睡,你却在遥远的三越之地研磨铅华。
在离别的亭子前,我们的车盖像鹤羽般分开,你指着那条通往龙川的路告别。
露水滴落,蝉鸣声断,秋意渐浓,大雁成群飞过,影子相连。
想象着你在沟水边,听着凄凉的离别琴音,我心如刀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送刘少府游越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情。

“一丘余枕石”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孤寂的情境,"三越尔怀铅"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重。"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两句,分别通过鹤的离去和对远方龙川的指引,强化了离别的情感。

在“露下蝉声断”中,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蝉鸣声的断续似乎与人的情绪相呼应。"寒来雁影连"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孤雁的过往更添了几分萧瑟。

最后,“如何沟水上”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提问,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离别的无奈和困惑。"悽断听离弦"则是诗人的心境写照,仿佛在那离别的弦音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松滋小酌

西游六千里,此地最凄凉。

骚客久埋骨,巴歌犹断肠。

风声撼云梦,雪意接潇湘。

万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觞。

(0)

孤村

少年误计落人间,晚卧孤村日掩关。

小室易温炉火省,幽窗常暗架书闲。

梅横篱落春初动,云闹川原雪尚悭。

欲唤一藤同胜践,恨无杰句压溪山。

(0)

初夏闲居八首·其四

城上朱旗夏令初,溪头绿水蘸菰蒲。

花贪结子无遗萼,燕接飞虫正哺雏。

箫鼓赛蚕人尽醉,陂塘移稻客相呼。

长安青盖金羁马,也有农家此乐无。

(0)

自嘲二首·其二

身卧孤村日,年当大耋时。

贫忧偿酒券,懒悔许僧碑。

输税质耕犊,饭医烹伏雌。

劳生不须叹,随事且支持。

(0)

戏咏闲适三首·其三

涉世心知百不能,闭门懒出病相仍。

箪瓢味美如烹鼎,邻曲人淳近结绳。

半颗鸦残墙外杏,一枝鹊袅涧边藤。

萧然扫尽弹冠兴,敢为诗情望武陵。

(0)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五首·其四

风号四野云如墨,徂岁消磨不满旬。

瑞雪便应平地尺,野梅又报一年春。

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

僵卧闭门行路绝,安知今代独无人。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