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这首诗描绘了定林寺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暗示了寺庙的古老与荒凉。接着“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描述了寺庙在深山中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寺庙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同时也对这些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表示敬仰。接下来的“拟之王卢岂其伦?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则是对那些固守陈规、不知变通的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因过于迷信古人而酿成祸端,这种态度值得指责。
最后,“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白鹤红鹤的离去象征着环境的变迁与历史的流逝,而“百尺松”则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