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遥泛宝珠圆,柱砥中流别有天。
万顷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肃忠贤。
先朝正气孤风凛,昭代崇恩奕世绵。
赊望地围东去尽,日随征雁破苍烟。
扁舟遥泛宝珠圆,柱砥中流别有天。
万顷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肃忠贤。
先朝正气孤风凛,昭代崇恩奕世绵。
赊望地围东去尽,日随征雁破苍烟。
这首诗描绘了对李忠简公祠的拜谒之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祠堂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首句“扁舟遥泛宝珠圆”,以舟行水面,比喻心灵的远游,宝珠圆润象征着李忠简公的高尚品德和光辉形象。接下来,“柱砥中流别有天”则描绘了祠堂坐落于水流之中,仿佛与天地间另有一番景象,暗示李忠简公的精神超越了世俗。
“万顷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肃忠贤”两句,以“琉璃”形容水的清澈与广阔,日月在其中映照,象征李忠简公的品德如同日月般明亮,影响深远。祠宇肃穆,表达了对忠贤的敬仰之情。接着,“先朝正气孤风凛”强调了李忠简公在历史上的正直与独立,他的精神如同凛冽的寒风,不畏强权,坚守正义。“昭代崇恩奕世绵”则指出在当代,人们对于李忠简公的恩德给予了高度的推崇,并且这种恩德将世代相传。
最后,“赊望地围东去尽,日随征雁破苍烟”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地平线尽头,日随南飞的大雁穿越苍茫的云烟,象征着李忠简公的影响如同日出与雁阵,跨越时空,永不停息。整首诗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远怀念。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
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