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三》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0)
注释
师:指和尚。
本:本来。
穷:贫穷。
秀才: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俱:都。
彻:彻底领悟。
肯:愿意。
归:回归。
暂别:暂时离开。
泉石:指山泉和石头,代指自然山水。
猜:怀疑。
聊复:姑且,暂时。
心:心意。
翻译
他原本是个贫穷的和尚,我也是一个落魄的书生。
我们都已看破了贫困,难道老去还不愿回归山林?
如今老师虽然暂时离开,你不要误解为他放弃了山水。
这只是暂时的,老师怎会轻易舍弃,他并无此意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与一位穷和尚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和尚同样处于贫困之中,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清贫的生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望也逐渐减少,心境变得更加淡然。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与和尚即将分离,但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如同泉水与岩石般自然无需多言,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诗人认为一切皆因缘聚散,不必过于挂怀。同时也在询问和尚是否也有这样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穷和尚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对于贫困与超脱世俗的思考,以及对友情深厚而无需言表的感慨。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其九

五流分洞下,一派起湖南。

春水无心碧,秋山著意岚。

临济真颠汉,曹山放酒酣。

许多闲伎俩,仔细好生参。

(0)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其一

秋香真可人,不为无人改。

自惭寒昔盟,东篱子空待。

我独摇酒卮,不得寒英采。

临风望故园,参商二十载。

(0)

太阳十六题·其十三透脱不透脱

重阳九日菊花新,妙契忘言不犯春。

收得安南忧伐北,不知何日得通津。

(0)

太阳十六题·其六不背舍

通方大隐好居廛,手段能如火里莲。

九陌香尘乌帽底,一槔春水白鸥前。

(0)

和景贤七绝·其六

年来衰老四旬馀,愿与人间万事疏。

惟有琴魔降不得,鸣球戛玉彻清虚。

(0)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其三

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沈。

雾锁青山秀,花藏古径深。

白云陪野兴,晴月洗烦襟。

绝后重苏息,飞花枯木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