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隋堤》
《隋堤》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

阴埋野色万条思,翠束寒声千里秋。

西日至今悲兔苑,东波终不反龙舟。

远山应见繁华事,不语青青对水流。

(0)
注释
种柳:种植柳树。
开河:开辟河流。
胜游:最美的游乐活动。
堤前:堤岸前。
路人愁:过路人为之忧愁。
阴埋:掩映。
野色:田野景色。
万条思:无数哀思。
翠束:翠绿的枝条。
寒声:瑟瑟寒声。
千里秋:千里之外的秋意。
西日:夕阳。
悲:悲凉。
兔苑:昔日的皇家园林。
东波:东流的波涛。
龙舟:龙舟竞赛。
远山:远方的山峦。
繁华事:繁华往事。
不语:静静地沉默。
青青:翠绿。
对水流:与流水相伴。
翻译
种植柳树和开辟河流是最美的游乐活动,堤岸前常常让过路人为之忧愁。
无数柳条掩映下的田野景色充满哀思,翠绿的枝条在秋风中发出瑟瑟寒声,仿佛诉说着千里之外的秋意。
夕阳西下,让人想起昔日兔苑的悲凉,而东流的波涛永远不再有龙舟返回的盛景。
远方的山峦似乎也看到了这些繁华往事,却静静地沉默,只与流水相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与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种柳开河为胜游”,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创造和享受。接着,“堤前常使路人愁”则透露出这种美景也可能给过往行人带来思绪与忧愁。

第三、四句“阴埋野色万条思,翠束寒声千里秋”,诗人通过柳树的不同状态(阴郁的颜色和清脆的声音)表达了对远方或过去的深沉思念,这种情感跨越了时空,渗透在自然之中。

“西日至今悲兔苑,东波终不反龙舟”两句,通过对夕阳与流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永恒的离别和无常的哀伤。夕阳下的兔苑(古代宫苑之一)充满了悲凉,而东方的波涛则像是无法返回的时光。

最后,“远山应见繁华事,不语青青对水流”,诗人通过对远山景致的描绘,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情感的深沉。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诗人选择了沉默,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往事和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不可挽回事物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华表鹤图二首·其二

城郭人民果是非,千年谁见鹤曾归。

都来一觉人间梦,错向黄冠问缟衣。

(0)

送吴汝贤归省莆田·其一

画船箫鼓越溪行,十载青山忆送迎。

咫尺乡关心万里,白云飞尽海边城。

(0)

正月七日郊坛分献得山川

山川群祀一坛分,复道东来万燎熏。

尽有精灵裨海岳,岂无功泽比风云。

礼当人日天须应,制出今王古亦闻。

从此八方归禹奠,愿将微意托馀芬。

(0)

次韵答方石先生斋居见寄

岁序惊心感雪霜,闭门终日类山房。

不眠岂坐耽诗癖,纵去能为对客狂。

西阁漏声清夜隔,上林花意薄寒妨。

云霄旧侣劳相问,愧杀官曹两月忙。

(0)

徐竹窗挽诗

身是江南隐者流,手开瓜圃接田畴。

纵无负郭宁求相,自有东门岂藉侯。

不受红尘欺我眼,谁教白发上人头。

阪陂陂下多春草,一夜西风满地秋。

(0)

送黄廷威户部还南京

承恩寺里劳相送,宣武门前复送君。

北地黄花开较晚,南都绿酒梦犹醺。

也知钱谷能裨国,漫有文章为策勋。

羁旅未胜乡里话,雁行飞断楚江云。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