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情景,反映出诗人对古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领悟。诗中的“举国贤良尽泪垂”表达了全国有德之士都为之流泪的哀伤气氛;“扶苏屈死树边时”则具体指出了秦朝的扶苏,被父亲秦始皇遗诏赐死于上郡的一段历史悲剧。"至今谷口泉呜咽",这里的“至今”表明了这个悲剧在诗人心中的记忆依旧鲜活,而“谷口泉呜咽”则是对那悲惨情景的生动描绘,使人感到一种凄厉哀伤。
最后一句,“犹似秦人恨李斯”,通过将扶苏之死与秦人对李斯的怨恨相比较,强化了诗中对历史不公和悲剧深刻感受的主题。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权力和暴政所导致的人性扭曲的批判态度。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哀婉,通过对古代事件的回顾,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人性的深切同情。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故人营此地,台馆尚依依。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
旧阴杨叶在,残雨槿花稀。
无复南亭赏,高檐红烛辉。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
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
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
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