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熊襄悯公墓·其二》
《熊襄悯公墓·其二》全文
清 / 陈大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罢阃归田后,囊头对狱辞。

孤忠传异代,野史记当时。

事与水云逝,名同日月垂。

夕阳孤照外,犹树大明碑。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大章的《熊襄悯公墓(其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熊襄悯公的深深敬仰和哀思。首句“罢阃归田后”描绘了熊襄悯公从官场退隐回乡的情景,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次句“囊头对狱辞”则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坦然和无畏,即使在牢狱之中,也能保持尊严。

“孤忠传异代”赞扬了熊襄悯公忠诚无私的精神,他的事迹超越了时代,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野史记当时”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事迹虽未被正史记载,但在民间流传,仍能体现其影响力。

“事与水云逝”表达岁月如流水般流逝,但熊襄悯公的事迹如同山水长存,永不磨灭。“名同日月垂”则比喻他的名声如同日月般永恒,光照人间。

最后两句“夕阳孤照外,犹树大明碑”以夕阳和孤碑的形象,象征着熊襄悯公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如同夕阳余晖,依然照亮大地,一座座高大的丰碑矗立,铭记他的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熊襄悯公的人格魅力,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大章
朝代:清   字:仲夔   号:雨山   籍贯:清黄冈(今武汉新洲)县   生辰:1659-1727

  经历:陈肇昌次子,清初学者、著名诗人。少从名儒陆陇其,交梁佩兰、陈恭尹,工诗古文。后游学问津书院,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勤奋好学,博研经史,能诗会文,善书画,尤工墨菊、行草书
猜你喜欢

送钟孟振服满之京

豫章城中头白乌,结巢树头生好雏。

一朝雏飞上天去,夜夜思归故巢树。

故巢树老何所依,葬乌在山雏乃归。

雏归哑哑不见母,三年泪洒坟前土。

雏今振羽挟青云,五色凤凰同作群。

上林有枝风日好,雏兮上天当及早。

(0)

越女叹

越王城头箭如雨,妾是溪边浣纱女。

虏妾军中两见春,好花开谢春无主。

将军重色不重人,贱妾如花岂爱身。

妾岂不知身可惜,落叶随风归不得。

妾岂不知节可全,白璧一碎何时完。

妾今但有双泪血,流向曹娥江上月。

(0)

田家曲

门前一雨秧田绿,柘叶重重覆茅屋。

今岁篱傍笋最多,南风一夜吹成竹。

趁煖吴蚕已上山,缫车声动水车閒。

幸喜村深无虎过,柴门终夜不曾关。

(0)

东园漫兴十二首·其五

微风散晨雨,落花满前除。

振衣延旦气,读我斋中书。

沈潜周孔思,究竟羲皇初。

无言永终日,逍遥以自娱。

(0)

送王仲脩还乡

去年同发双溪头,山川万里属壮游。

鄱阳荡漾一叶舟,巫峡潋滟风涛秋。

艰险备尝如浮沤,赖子慰藉百不忧。

朝连衽席夕共裯,相看平步登瀛洲。

锦城自昔称名州,岷峨万叠琼瑶浮。

草堂遗迹倚江流,森森閟宫祠武侯。

居人十万烟火稠,习俗多与东州侔。

徘徊不觉岁已周,人事稍洽情义投。

异乡逢人可解愁,况此情意相绸缪。

胡为告别情悠悠,飘然欲便归故丘。

高堂有亲七十优,倚门鹤发风飕飕。

两年不知甘旨羞,子职一旷终身尤。

余亦有家青岩陬,石田茅屋柴门幽。

自从来作功名谋,几回欲往嗟无由。

今朝见子理归艀,心旌荡荡风中帱。

执手河梁泪未收,愿言速来为我俦,愿言速来为我俦。

(0)

处静轩为饶季明赋

太虚屏蒙翳,森然罗万象。

澄渊能鉴物,妍媸如在掌。

倏焉遘风云,对面成惝恍。

灵台本熙熙,微妙复虚敞。

明与日月同,量比天地广。

情欲或来牵,居然蔽尘网。

伊人事清修,飘飘脱羁鞅。

恬淡百虑消,端居志潇爽。

每怜牛山木,戕伐无时长。

力探作圣功,处静以自养。

怀哉太极翁,千载绝遗响。

兹轩著嘉名,劳我重嗟赏。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