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场景,渭桥是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的一个地方,这里常见送别的情景。诗人通过“行客别时心”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心情,他们在分别之际难免产生离愁。
接着,“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两句,诗人可能是借用历史上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温泉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温泉宫,也就是后来的华清宫,是皇家浴池,同时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赋毕可能暗示着某种仪式或者活动的结束,而“无媒”则意味着没有中间媒介或桥梁,魏阙深则是一个遥远且难以到达的地方。这两句可能在比喻诗人与所送别离之人的距离感。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黄莺(一种鸟类)啼叫着,似乎在催促时间的流逝;白日(可能指的是昏暗的太阳或傍晚时分的太阳)隐匿在树林之中,这是一种别离后的寂静与孤独。
最后,“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这里的“三十名”可能是指某种官方的名册或者记录,而“未立”意味着尚未确立或确定。诗人提醒所送别离之人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时间宝贵而且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巧妙借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视。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此身虽复类潜夫,衰老无心强著书。
道路不知奔走贱,交游空怪往还疏。
弦歌更就三年学,簿领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处,莫将文采笑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