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圯桥》
《圯桥》全文
清 / 何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击仓皇中副车,少年意气太粗疏。

通灵独有能言石,历劫犹存未燬书。

千古韬铃今阙佚,五更风露我踟躇。

往来不见飞凫落,留意桥边野老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圯桥的历史与氛围,充满了深沉的怀古之情。首句“一击仓皇中副车”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在讲述一个急促而充满紧张感的故事,暗示圯桥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接着,“少年意气太粗疏”一句,通过对比少年的冲动与圯桥的沉稳,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圯桥长久以来见证历史变迁的敬仰。

“通灵独有能言石,历劫犹存未燬书”这两句诗,将圯桥与“能言石”、“未燬书”联系起来,赋予圯桥以超凡脱俗的特质,强调圯桥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承载着人类智慧与文化的传承。这里的“能言石”和“未燬书”,象征着圯桥上可能留下的历史痕迹和文化遗存,它们虽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形态,向后人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千古韬铃今阙佚,五更风露我踟躇”两句,诗人通过时间的跨度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圯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价值。这里“韬铃”可能是指圯桥上的某种标志或符号,如今已难以寻觅,而“五更风露”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徘徊于圯桥之上,似乎在思考圯桥与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自己与历史的关系。

最后,“往来不见飞凫落,留意桥边野老居”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圯桥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形象。在这里,圯桥不仅是历史的载体,也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场所。诗人注意到桥边的“野老居”,或许是在暗示圯桥周围的生活依旧延续,但历史的痕迹与变迁也在此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圯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圯桥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何栻
朝代:清

清江苏江阴人,字廉昉,号悔馀。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吉安知府。工诗古文,善书,兼能画山水。有《悔馀庵集》。
猜你喜欢

道中遇雨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0)

咏南池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

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

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

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

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

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0)

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敢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0)

寄信守徐稚山侍郎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系江滨。

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寻水北水南人。

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0)

闻寇至初去柳州

剥啄谁敲户,仓皇客抱衾。

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

两岸论千里,扁舟抵万金。

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

(0)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

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

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

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