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咬菜根,那得许精神。
自笑形为赘,从渠画不真。
闲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
大梦何时觉,痴人问木人。
终朝咬菜根,那得许精神。
自笑形为赘,从渠画不真。
闲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
大梦何时觉,痴人问木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题目为《题雪峰因大梦顶相》。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终朝咬菜根, 那得许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通过吃草根来维持生命,但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感到心神不宁,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追求。
“自笑形为赘,从渠画不真。”这里诗人自嘲自己的肉体如同多余之物,而自己则是从河岸边的倒影中看到的自己,这个“自己”并非真实,表明了诗人对现实自我的质疑和否定。
“闲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闲云如同留下一丝幻影,而“活佛”则是通过修行达到解脱,变成千百个自我,这里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大梦何时觉,痴人问木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是否一直处于一种幻觉中的疑惑,以及对于醒来时机的无知。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迷失在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而“木人”则是形容那些没有生命和感知的人或事物,象征着诗人对现实中人的愚昧与机械化的批判。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解脱的渴望,以及他对现实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通过这种超脱世俗的思考方式,诗人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
冰藓迟苏,凇柯尚晕,微茫霁色林端。
耐得销凝,封条曾见春前。
琼楼陈迹浑如梦,伴斜阳、身世都寒。
只星星、吹上繁枝,许恋东阑。
閒中惆怅年华换,正卧袁门掩,访戴舟还。
事远孤鸿,惊心爪印重看。
一般兼尘土,胜杨花、飘荡随烟。
更催人、霜缕盈梳,相对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