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坟遥枕荒祠右。过客频回首。帐中夜舞不胜情。
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八千祗有虞兮在。
儿女英雄槩。刘郎宫寝付寒烟。
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
孤坟遥枕荒祠右。过客频回首。帐中夜舞不胜情。
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八千祗有虞兮在。
儿女英雄槩。刘郎宫寝付寒烟。
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虞美人·其二》过虞姬墓,以虞姬之墓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女性深深的怀念和感慨。首句“孤坟遥枕荒祠右”描绘了虞姬墓孤独地坐落在荒凉的祠庙旁边,显现出一种凄凉与寂寥。"过客频回首"则暗示着人们对她的事迹记忆犹新,每当经过此地,都不禁回望,流露出人们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敬仰。
接下来的“帐中夜舞不胜情”想象虞姬在营帐中夜舞的场景,她的情感无法抑制,即使化身为千年舞草,依然保持着生前的风姿。“尚如生”三个字,强烈传达出对虞姬永恒生命力的赞美。
下片“八千祗有虞兮在”中的“八千”可能象征着项羽的部众,表达出尽管项羽已逝,但虞姬的精神仍在。"儿女英雄槩"是对虞姬作为女性却展现出英雄气概的赞美,她超越了性别,成为后人心中的典范。
最后两句“刘郎宫寝付寒烟”借用了刘郎典故,暗示历史长河中,虞姬的宫寝已成为过往,只有冷烟笼罩。然而,“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则是对虞姬与项羽深厚情感的挽歌,即使肉体已逝,但他们的爱情故事仍被铭记,虞姬的墓前,仿佛仍有项王的身影,寄托着无尽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深情而悲壮,通过对虞姬墓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位英勇女性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
君家飞猿西,我寄跃马北。
跃马望飞猿,渺若千山隔。
十载一会面,一年三寄书。
书中无剩语,只有问何如。
去年秋风初,君马秣云卧。
鹤立望君来,因鞭不我过。
今年薰风后,取道凌云来。
解鞍愒我庐,握手慰我怀。
胸中所蕴藏,言下皆倾倒。
挽留莫匆匆,索去还草草。
堂有鹤发母,室有蓬首妻。
屋前虎豹怒,屋后鼯鼪啼。
远游纵未归,旅寓安得久。
三年劳梦魂,一日接杯酒。
君归太早计,此乐未易辞。
人事虽好乖,兴尽当语离。
壮时须摩厉,老矣但跛挈。
荃兰本同芳,霜雪有一节。
君哦飞猿句,我和跃马诗。
它时两相寄,抑亦慰相思。
《喜刘世基至作诗留之》【宋·谢薖】君家飞猿西,我寄跃马北。跃马望飞猿,渺若千山隔。十载一会面,一年三寄书。书中无剩语,只有问何如。去年秋风初,君马秣云卧。鹤立望君来,因鞭不我过。今年薰风后,取道凌云来。解鞍愒我庐,握手慰我怀。胸中所蕴藏,言下皆倾倒。挽留莫匆匆,索去还草草。堂有鹤发母,室有蓬首妻。屋前虎豹怒,屋后鼯鼪啼。远游纵未归,旅寓安得久。三年劳梦魂,一日接杯酒。君归太早计,此乐未易辞。人事虽好乖,兴尽当语离。壮时须摩厉,老矣但跛挈。荃兰本同芳,霜雪有一节。君哦飞猿句,我和跃马诗。它时两相寄,抑亦慰相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KMI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