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
《午日》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古风

今晨定何祥,桃柳各映户。

粉团高气薰,鹅䏑椒菜覆。

朝餐随土风,杯酒晚来具。

綵丝缠祭筒,画楫誇竞渡。

楚人哀怨情,正以屈子故。

当年葬鱼腹,盖坐入宫妒。

荣华一时好,放逐千载慕。

得失吾不知,持杯自欣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情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

首句“今晨定何祥”,开篇即以疑问引出对今日景象的好奇,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示一个特别的日子。接着“桃柳各映户”描绘了节日中常见的装饰,桃树与柳树的绿意映照在门户上,营造出喜庆的气氛。“粉团高气薰,鹅䏑椒菜覆”则通过食物的香气和色彩,进一步渲染节日的热闹与温馨。

“朝餐随土风,杯酒晚来具”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惯,早餐随当地风俗而定,傍晚时分则备有美酒,体现了节日的欢聚与庆祝。接下来“綵丝缠祭筒,画楫誇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彩线缠绕祭筒,画船竞相划行,展现了端午节的竞技与活力。

“楚人哀怨情,正以屈子故”点明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深层意义,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哀思。屈原的故事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寄托了人们对忠诚、正义的向往。

“当年葬鱼腹,盖坐入宫妒”回顾了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事件,解释了他为何被纪念的原因。屈原因遭小人陷害,最终选择以身殉国,这一悲剧引发了后世无数的哀悼与敬仰。

“荣华一时好,放逐千载慕”表达了对屈原短暂辉煌与长期流放命运的感慨,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其精神与作品却得到了后世长久的追慕与传颂。

最后,“得失吾不知,持杯自欣豫”以诗人自述的口吻结束,表达了面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即使不知道屈原是否值得如此纪念,但诗人自己在举杯之际,内心充满了愉悦与平静。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情感,还深刻地探讨了屈原及其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和答郑司训赏莲诗并订重游之约

萍踪十载寄江湖,空涉风涛负壮图。

此日红莲欣共赏,昔年白璧悔重酤。

功名随分心常泰,势焰薰天骨亦枯。

还约中秋同玩月,九龙山下候车徒。

(0)

画雀为黄体行理问赋

飞龙御九重,和气充八极。

含生非一类,尽囿雍熙域。

黄雀亦遭逢,俯仰性情适。

上林深复深,终年无弹弋。

渴饮御沟水,饥餐太仓粒。

朝阳阿阁上,每共鹓鸾集。

微生得如此,不识伊谁力。

剩有酬恩心,衔环定何日。

(0)

戏作次药名十首·其六

蚯蚓结来成百合,海羊斗处即蜗牛。

莫认夏枯为益母,须知萱草解忘忧。

(0)

徐州十二咏·其八刘向墓

十年封事遗编在,三尺荒丘宿草摧。

鸿宝浪传谁见得,藜灯一去不重来。

(0)

上吕梁洪·其二

细雨斜风拂画船,船头怪石起苍烟。

仰看白浪排空下,始信河流远自天。

(0)

中秋雨·其一

黑云低树影沉沉,银箭金壶漏已深。

不见玉盘生夜海,空闻黄叶下秋林。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