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残雪》
《高阳台.残雪》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词

冰藓迟苏,凇柯尚晕,微茫霁色林端。

耐得销凝,封条曾见春前。

琼楼陈迹浑如梦,伴斜阳、身世都寒。

只星星、吹上繁枝,许恋东阑。

閒中惆怅年华换,正卧袁门掩,访戴舟还。

事远孤鸿,惊心爪印重看。

一般兼尘土,胜杨花、飘荡随烟。

更催人、霜缕盈梳,相对阑珊。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残雪》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夏孙桐所作,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残雪未消、景色朦胧的景象。"冰藓迟苏,凇柯尚晕"写出了冰雪覆盖下的苔藓和松树,色彩斑驳,透露出一丝生机。"微茫霁色林端"则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树林中的淡淡光晖。

"耐得销凝,封条曾见春前"表达了诗人对冬去春来的期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琼楼陈迹浑如梦"暗示了过去的繁华已如梦幻般遥远,只剩下斜阳映照下的孤寂与凄寒。

"只星星、吹上繁枝,许恋东阑"描绘了雪花在枝头堆积,仿佛对春天仍有眷恋,而诗人自己则感到岁月流逝,人生无常。"閒中惆怅年华换"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岁月匆匆,人事如梦。

下半阙,诗人寓情于景,"正卧袁门掩,访戴舟还"借典故表达孤独与归隐之意,"事远孤鸿,惊心爪印重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如同孤雁看到过去的痕迹而心生惊悸。"一般兼尘土,胜杨花、飘荡随烟"将自己比作尘土,不如杨花随风飘散,流露出无奈与落寞。

最后,"更催人、霜缕盈梳,相对阑珊"以霜白的发丝和稀疏的梳妆,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残雪阑珊的苍老与衰败,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忆故人.题李芝岩观察祥麟遗照

如此丰神,佛心仙骨文章伯。

天教领郡浙西东,山水吟情惬。过眼烟云一瞥。

更懒学、北平射猎。花间补读,松下清斋,茗香泉洌。

宦海茫茫,惟公与我盟冰雪。

三年踪迹又西州,惆怅人琴歇。一瓣心香私爇。

好灯宵、风酸雨咽。棕鞋桐帽,老带庄襟,遗徽如接。

(0)

临江仙.闱后偕景剑泉太史其浚泛湖

天上文星湖上落,一湖秋水澄鲜。

画船来往夕阳边。波光浓似酒,人影淡于烟。

珊树珍奇齐入网,遗珠访到婵娟。

锦袍红袖两蹁跹。泥他金缕曲,酬尔玉堂仙。

(0)

沁园春.北征次留仙江陵见寄原韵

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

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

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

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蛾眉淡后谁憎。

只倦翮追飞感倍增。

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

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

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

(0)

七娘子.晓汲

露华桐乳垂垂滴。亸风鬟、十八来晨汲。

初景墙头,澹摇钗色。半牵玉虎全无力。

新凉几日寻刀尺。便做成、出水曹衣窄。

裙带频拈,袜罗愁湿。苔边定有惊鸿迹。

(0)

临江仙·其四赠任石友初度

记得蜀葵花发后,一樽长对花前。

鸣鸠初拂杖乡年。紫?开碧筱,丹灶有青莲。

十亩绮园还自赋,彦升当日诗篇。

玉钩金犗钓鱼船。枕来沧海外,漱向赤城边。

(0)

菩萨蛮·其一即事

花前鼓瑟花间听,红灯低照新妆靓。侍婢唤行云。

高唐曾见君。玉笼香雾绕,怕见青铜晓。

井上辘轳声,翻教睡画屏。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