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毡虽冷寄名邦,却愧辞巢燕子双。
风送霜华来短鬓,秋随雁影落疏窗。
甘霖透地晴观稼,缺月当楼夜听江。
佳客相过常满座,清贫每欠酒盈缸。
一毡虽冷寄名邦,却愧辞巢燕子双。
风送霜华来短鬓,秋随雁影落疏窗。
甘霖透地晴观稼,缺月当楼夜听江。
佳客相过常满座,清贫每欠酒盈缸。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秋日述怀》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寂寥与感慨。首句“一毡虽冷寄名邦”,以毡毯的寒冷象征身处他乡的孤寂,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次句“却愧辞巢燕子双”,通过燕子成双对比自己独处,流露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自责。
第三句“风送霜华来短鬓”,秋风吹过,白发添霜,暗示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沧桑。第四句“秋随雁影落疏窗”,进一步渲染秋意,雁南飞的景象勾起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第五句“甘霖透地晴观稼”,期盼雨露滋润,丰收在望,寓含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第六句“缺月当楼夜听江”,夜晚登楼,仰望缺月,江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意境。
最后两句“佳客相过常满座,清贫每欠酒盈缸”,虽然生活清贫,但朋友来访常使家中充满欢声笑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以及对家国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