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
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昔日的牧童在沙地上聚集沙子进行游戏,这里象征着对现实世界的戏谑态度。而"若个阿师来卓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导师的渴望,希望得到引导。
"千圣路头都把断"中的"千圣"指的是众多的圣贤之道,而"路头"则是选择和分叉的地方。这里意味着无论哪一条圣贤之道,在其起始之处就已经被切断,暗示对传统圣贤之道持有怀疑态度。
最后两句"不须辛苦误同参"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观念的超脱,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辛勤地追求而陷入迷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超逸、对世俗纷争保持距离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我选择的向往。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雨声连洒竹,诗兴继填膺。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众人忘苦苦,独自愧兢兢。
处世无他望,流年有病僧。
时惭大雅客,遗韵许相承。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