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
安得懒妇名,岂其旷乃职。
不念作茧劳,徒能促人织。
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
安得懒妇名,岂其旷乃职。
不念作茧劳,徒能促人织。
这首诗描绘了炎炎夏日和清凉秋季交替时,促织(纺织娘)在篱笆旁鸣叫的场景。诗人以“炎夏居壁根,凉秋噪篱侧”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化对促织行为的影响,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接下来,诗人提出一个假设:“安得懒妇名”,意思是如果有个懒惰的妇人能得到这样的名字,那她岂不是太过于懈怠,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里将促织与懒妇相提并论,寓言性地批评了懒散的行为。
诗人进一步指出,懒妇不理解纺织工人的辛劳,“不念作茧劳”,而只是享受着纺织品的成果。“徒能促人织”表达了对这种坐享其成者的讽刺,强调了劳动的价值和勤劳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促织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勤奋与懒惰的对比,以及对社会中应有责任感的呼唤。
霜泽与天杳,旁临无限情。
他时散发处,最爱垂虹亭。
飘然平生游,舍我戴吴星。
欲往独不得,都门看扬舲。
到县问疾苦,为予求所经。
当知耕牧地,往往茭蒲青。
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由宁。
微子好古者,此歌尚谁听。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